齐国太子和孝武帝的性格完全不一样,太子自小在王府长大,母亲是名门淑女,性情温婉,教他的先生都是齐国的名士大儒。他没有父亲的野心和韬略,却有对天下苍生的同情和悲悯。
孝武帝很不喜欢这样的儿子,可他也没有别的选择。虽然后宫嫔妃众多,但却只有这一个皇子,公主倒是有十几个。也不知道是不是赵家的祖坟埋得不好,后代儿孙们总是互相残杀,输的那一方被满门被灭,赢的那一方子嗣又单薄。
孝武帝听见儿子这么说,冷笑一声,“哼,你还真把秦国那些姓赵的当成亲戚。他们心里可是时刻惦记着要打到上京城来为他们的祖宗报仇雪恨呢。”
“父皇,那已经是曾祖那一辈的恩怨了,还有什么放不下的。我听说秦国的长公主赵青鸾是个明事理的人,若真有那么一天,我去同这位姑母说。我相信她一定不会忍心让百姓受战乱之苦。”
“迂腐!”孝武帝斥责太子。
太子赵云彻见无法说服皇帝,便换了个方式,“父皇,我们眼下真的不能与秦国起战事。虽然秦国内乱,可我大齐也不是没有隐忧。若大军都去了西边打秦国,那万一鲁王和吴王有异动,我们该如何防备?”
这倒是一个问题。赵青渠发兵讨伐赵定邦时,联合了两位叔叔鲁王和吴王,夺下了上京城后赵青渠连个招呼都没打便称帝了。鲁王和吴王实力不如赵青渠,但心中也是不服气的。倘若他的兵马离开上京城去攻打秦国,难保那两人不会趁机发难。
其实在薛良的信使到达上京城之前,谢恒已经派人来活动了。这些朝臣当中好几位都收了谢恒的好处,纷纷表示同意太子的意见,应该先稳定国内的局势,暂时不宜与秦国开战。
孝武帝赵青渠有些拿不定主意了,他既担心吴王和鲁王会趁着大军西征来攻打上京城,又舍不得失去这一次攻打秦国的机会。举棋不定,内心烦躁,他便决定去后宫松快一下。
孝武帝去了玉妃住着的承乾宫,自登基以来他大部分时间都留宿在承乾宫。这个玉妃不但美貌殷勤,而且还善解人意,总是能说到孝武帝的心坎儿里。每次觉得心情烦躁的时候,他便想去承乾宫。
此刻,孝武帝躺在美人的腿上,享受着纤纤玉指不轻不重的抚触,忍不住舒服得叹息。
“陛下可是有什么烦心事?”玉妃柔声问道。
孝武帝叹了一口气说:“太子和满朝文武的意见都不合朕的心意。”
“陛下,您是天子,自当乾纲独断,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哪有那么容易?朕倒是想趁着秦国内乱发兵讨伐,可是鲁王和吴王还在一侧虎视眈眈,朕的大军也不能离开上京城。”
玉媚听说孝武帝想攻打秦国,心头一喜。虽说她派繁花去跟康王达成的合作协议,可那到底是要等康王登上皇位之后才能兑现的事。前几日女王又派人来催促了,玉媚心中也很着急。如今孝武帝想趁着秦国内乱讨伐,真是天赐良机。她想了想说:“这有何难?陛下若是不放心,那就让鲁王和吴王一起去攻打秦国不就行了。”
对呀,如果担心家中恶狗趁主人不在的时候伤人,那就干脆带着狗一起出去。
“爱妃所言极是,朕这就下旨让鲁王和吴王出兵。”
孝武帝不顾朝臣们的反对,太子的苦劝,执意出兵讨伐秦国。他下旨让鲁王和吴王一同发兵,从两路攻打秦国。
薛良谋反,皇帝派谢涛和栗红依夫妻两人带渭州军平叛。来人指挥军队在西线和肃州军打了几场硬仗,将薛良的兵马牢牢地挡在渭州之外。可听说齐国大军要来趁火打劫,他们便不得不抽调一部分兵力到东线去防御。
我的亲亲压寨相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