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增被皇帝连夜叫进宫,又听了半天,心里知道太子这一下估计是完了,眼下他必须保住姚氏满门。他磕了个头说:“陛下,老臣对此事一无所知。”
熊晟叩首禀报:“陛下,付如初去找臣的时候,试图说服臣,曾经提到姚相已经联络了薛良和魏怀文,只要太子振臂一呼,肃、宁、临、楚四州兵马便立刻赶来秦都,不怕长公主殿下的渭州军。”
姚增听了熊晟的话,心中暗喜,他叩首说道:“说老臣联络了薛良和魏怀文?魏怀文且不说,薛良为肃州刺史,为何要听老臣的调遣?嘉贵妃娘娘刚刚诞下三皇子,圣宠正隆。老臣说句不该说的话,若是薛良真的有不臣之心,为何不辅佐三皇子,而是要跟着太子造反呢?”
皇帝一听,觉得说的很有道理,又听姚增说:“若是没有薛家的兵力,仅凭宁州军,老臣说句不好听的,只要长公主殿下一声令下,不出三日,渭州军便可将宁州军全部击溃。皇上,就算您怀疑老臣的忠心,难道您认为老臣竟如此愚蠢吗?”
姚增说着在地上重重地磕了一个头,“老臣对陛下忠心耿耿,绝对不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太子为奸人蛊惑,所做之事,老臣毫不知情。老臣相信皇后娘娘也不知情,否则一定会告知老臣及时劝阻太子。”
皇帝沉默了一会儿,又看向熊晟问:“熊晟,你可知道欺君是重罪?”
“臣不敢欺君,付如初确实是这么对臣说的,臣没有理由陷害丞相大人。”事到如今熊晟只能一口咬死付如初确实说了,反正死人是不会说话的。今日的一切都是遵照康王的命令行事,付如初必须死,他知道的太多了。而且只有他死了,太子才会辨无可辨。
“皇兄,此事背后或许另有隐情,还需要进一步查实。”
皇帝冷哼一声说:“无论什么隐情,他写了这份血书就是有了造反的心,朕必须处置。赵云珩毒害君父,串联朝臣,意图谋反,朕决意废黜他的太子之位,囚禁在掖庭狱,听候发落。姚增,你来替朕拟旨。”
“臣遵旨。”姚增磕了头,起身来到边上的桌案旁,高升赶紧准备圣旨笔墨。
赵青鸾看着委顿地跪在地上的太子,想了想说:“太子关在掖庭狱,还请皇兄派专人保护,以防不测。”
皇帝明白赵青鸾是担心有人会趁机加害太子,他吩咐道:“高升,把李胜叫进来。”
“是。”高升答应着出去了,不会儿便把太极宫的侍卫首领李胜带来了。
“李胜,你现在就把太子押送掖庭狱看管起来,没有朕的旨意任何人不得见他,若是出了一点儿闪失,朕唯你是问。”
“臣遵旨!”李胜答应着扶起太子出了崇政殿。
太子连夜被关进了掖庭狱,其他人都各自回府了。赵青鸾回到长公主府,谢恒一面吩咐人给她备了夜宵,一面派人去给栗红依送信。
赵青鸾听说栗红依去了巡防衙门,问道:“大半夜的你让儿媳妇去巡防衙门干嘛呀?”
“你和你的皇帝哥哥,还有那个太子都在宫里,若是真的有人造反,调兵把皇宫围了,那可就把你们几个姓赵的一起灭了。”
“啧,你这是什么话?什么姓赵的一起灭了…”赵青鸾说到这儿,停了一下,问道:“你的意思是说,太子不是真的造反。”
“他是不是真的造反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已经败了。要不然高升也不可能出得皇宫来传你进宫。你把宫里的事儿跟我说说。”
赵青鸾点了点头,把在宫里发生的事儿仔仔细细地给谢恒讲了一遍。谢恒想了想说:“这里面有个关键的人物付如初,是他扮成篦头房的太监去见了太子,将血书带了出来,也是他拿着血书去见了熊晟。可是他却死了,这就有点蹊跷了。”
赵青鸾一开始对付如初的死也有怀疑,后来熊晟解释得也合理,她便相信了,眼下听谢恒这么一说,她又起了疑心,“明日我差人把珍珠叫来问问便知道了。”
没用的,问也白问!谢恒在心里说。“好了,早些睡吧,再不睡天就亮了。”
我的亲亲压寨相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