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准了栗红依的奏请,正式任命她为巡防衙门统领,过完年便走马上任。赵青鸾左臂伤得不轻,养了这半年虽然于正常生活无碍,可要像从前那般舞动开山槊还是差些力气的。但皇帝还是将兵马大元帅的虎符和印信给了她,让她继续统领大秦的兵马。
正月初七大朝会,皇帝宣布了各州屯田军镇将领的委任。大势已定,太子看向站在武将班列的谢涛,心中得意:“你上折子削了我的封地,废了我的军户,如今两个屯田的军阵都在我手里,没想到吧?操持了半天的屯田计划竟是为他人作嫁,你此刻应该很憋屈吧。生米已经做成熟饭了,憋屈也得忍着!”
太子正得意,又听见皇帝说:“年前勇毅公谢涛上了折子,给朕算了一笔账,朕才知道军镇屯田不但可以自给自足,还可以为府库上缴粮食,大有可为啊!对将领的考绩便可根据上缴府库的粮食数目来定优劣。”
屯田不是为了养兵练兵吗?怎么还要给府库上缴粮食?太子一听便急了,说道:“谢涛什么时候会算账了?不会是信口开河,胡乱编造的数目吧。”
皇帝有些不高兴地说:“你当朕是三岁的孩子吗?奏折可不可信会看不出来?”
“儿臣欠考虑了,请父皇恕罪。”太子不敢质疑皇帝,只能认错退回班列。
姚增出班启奏:“陛下,军镇屯田主要是为了练兵,若把精力都用在务农上,恐怕有些本末倒置了。”
皇帝摆了摆手说,“姚丞相不必担忧,屯兵屯田并不是本朝的先例,前朝也有。忙时务农,闲时练兵,又不是一直农忙。”
“可是陛下,土地有肥有瘦,年景也有好有坏,如何可以一概而论?”姚增再次提出异议。
“所以朕要专门派遣官员去各军镇监察。徐疏,你即刻从户部挑选一些懂农桑的吏员,无论出身,只要有真本事。朕要简拔他们做监察使,派他们去各军镇驻地给朕好好瞧着,不能难为了领兵的将军,但也不能让任何人在背后糊弄朕,再弄成从前的军户那般一滩糊涂账了。”
“臣遵旨!”徐疏出班接旨。
“陛下,军镇当以练兵为第一要务,若是都去务农了,敌军来犯该当如何?请陛下三思啊…”姚增想做最后的挣扎。
“朕意已决,姚爱卿不必多言。”皇帝强硬地打断姚增。
“陛下英明睿智,定能为我大秦开创千秋之基业!”徐禛率先出列支持皇帝的决策。
皇帝这样坚决倒不是因为英明睿智,主要是谢涛给他描绘的蓝图太好了。谢涛在奏折里说若是朝廷能把军镇的屯田监管好,用不了几年秦国便是继文景之治之后另一个盛世。到时候国富民强,兵精粮足,何愁不能灭齐国报血仇!奏折里谢涛的陈述循循善诱,慷慨激昂,生生把这位年过不惑的一国之君给忽悠的热血沸腾,大过年的便把谢涛宣进宫中密谈了好几次。
要说这讲故事的本事,整个大秦谢涛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他连媳妇儿都是讲故事讲来的!
有人带头颂圣,群臣便纷纷相应。大朝会在一片歌功颂德声中散了,群臣退朝,各自回府了。
太子也气急败坏地回了东宫,离开太极殿的时候听到身后有人轻笑着说,“原本想做吃屎的狗,这下却变成了拉磨的驴。”
太子知道那是康王赵云琮的声音,他心中恼恨,暗道:有朝一日,孤登上了皇位定要让你去也好好拉一拉磨!还要那个谢涛,孤要让他吃屎!
散了朝,谢涛和栗红依去给太后请了安。谢涛在长乐宫陪着太后说话解闷,栗红依去长宁宫看望淑贵妃,她答应赵云璎会常去探望便不能食言。
长宁宫中,淑贵妃正跟蔡婕妤坐在榻上逗着八公主玩。小宝宝已经快满一周岁了,正是最好玩的时候。栗红依来了,请过了安,便坐在榻边一起逗着八公主。
栗红依把八公主抱在手上逗弄着说道:“八公主真是可爱,宫里应该多添些小孩子。”
我的亲亲压寨相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