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项政令在朝堂上受到的阻力并不大,不知道旨意下达到各州驻军大营会有多少阻挠。政令的颁布是一回事,推行又是另外一回事。渭州军有谢涛和赵青鸾坐镇,推行起来不困难。秦州军大多都是黄天霸一系的将军,万年城破城的时候黄天霸是第一批带兵进城的,虽然谢涛提前划定了抢掠的区域,但秦州军得的好处也是最多的。黄天霸承谢涛的人情,秦州军也不会阻挠废除军户。
宁州军在这次伐楚中几乎伤亡殆尽,如今兵营中的大多是新兵,将领的资历也比较浅,估计也不敢阻挠朝廷政令。唯一的阻力便是肃州的薛良。谢涛也等着看薛良如何出招。
相比废除军户,朝廷欲收回封地的政令一颁布便在朝堂上引起了一片哗然。大学士李然首先站出来说封地是先帝所赐不可废除,又引经据典地论述了一番祖宗之法不可变,立刻便得到许多朝臣的附和。
皇帝看向站在文臣班列的徐禛和姚增,希望他们能站出来支持新政。可姚增垂头不语,徐禛若有所思,两人都没有说话。
皇帝正失望,就看见谢涛从武将班列站了出来。“启奏陛下,臣知道自己读书少,有个问题想请教李大学士。李大学士,刚才你说祖宗之法不可变,臣不知道这个祖宗是哪个祖宗?是本朝的祖宗,还是前朝的祖宗,或者往前追溯到汉,先秦,或者周的祖宗?”
满朝文武听着谢涛一口一个祖宗,都不知道他要说什么。大学士李然也不知道谢涛要耍什么花样,问道:“祖宗便是祖宗,有何区别?”
谢涛冷冷一笑说道:“这里头区别大了!”
皇帝知道谢涛要讲歪理了,便捧哏道:“谢涛,你说说有什么区别。”
“回禀陛下,祖宗和祖宗不一样,祖宗之法和祖宗之法也有不同。若是这祖宗往上追到周朝,受封者都应该去封地住着,而不是住在秦都这样的繁华之处。”
大学士李然听了谢涛的话,心想:果然是谢草包,以为拿这个就能吓唬住人?都去了封地居住,谁来给皇上办差?
他上前一步跪拜说道:“陛下若是下旨要臣等搬去封地居住,臣这就辞官,带着家人搬去封地。”
朝堂上其他人怎么会不明白李大学士的意思,纷纷跟着跪拜请辞回封地。
皇帝没想到会是这种局面,都辞官了谁来办差?正要开口挽留,又听见谢涛说道:“好,都想回封地。是啊,封地多好啊,可以居住,可以建官邸,可囤粮,还可以练私兵,然后就可以造反了!”
跪在地上的李然一听便急了,连连磕头说道:“陛下,勇毅公谢涛一派胡言,臣绝无反意,望陛下明察!”
“我还真不是一派胡言。远的不说,就说东边的齐国,东陵王赵青渠不就是在封地里囤粮练兵,然后反了吗?难道我大秦也要出个东陵王吗?”谢涛也不给他们反应的时间,上前跪拜说道,“臣谢涛忠于大秦,绝无反心。愿交出所受封地!”
紧接着赵青鸾也出班跪拜,“臣赵青鸾忠于大秦,绝无反心,愿交出所受封地!”
“臣徐禛忠于大秦,绝无反心,愿交出所受封地!”
“臣董烈忠于大秦,绝无反心,愿交出所受封地!”继徐禛之后隆平侯也出班跪拜。
“儿臣忠于父皇,绝无反心,愿交出所受封地!”康王赵云琮也站了出来。
太子见康王都表态了,也赶紧跪拜表忠心,“儿臣忠于父皇,绝无反心,也愿交出所受封地。”
姚增恨得牙痒痒,他安排大学士李然等人在朝堂上闹起来,原本想着皇帝会知难而退,却被想到被谢涛这一通歪理带坑里了。他想开口辩驳几句,却看见皇帝正冷冷地盯着他,等着他表态,便把话咽了回去。
姚增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李然等人,希望他们有人开口驳斥谢涛。李然接到姚增的暗示,硬着头皮,叩首说道:“陛下…”
我的亲亲压寨相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