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五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比往年晚了一些。也不像往年那般只下一些雪粒子,鹅毛般的大雪洋洋洒洒下了一夜。秦都城的大街小巷都披上了银妆,皇宫里的屋阙殿宇也蒙上了一层银白。
御书房东暖阁里烧了地龙,暖融融的。皇帝盘腿坐在榻上,把齐国送来的国书丢在一旁,讥讽地笑着说:“赵定邦是不是疯了?并州军都快打到上京城了,他竟然还惦记着岁供?”
往年秦国交给齐国的岁供都是九月末便送到,今年形势不同了,秦国就没有给齐国缴纳岁供。齐帝赵定邦便派使臣拿了国书来讨要。
御书房下首坐着太子,姚增徐禛两位丞相,还有谢涛和徐疏两位青年权贵。姚增说道:“岁供肯定是不能给,但既然人家派使臣来了,咱们也不能失了礼数。好好款待一下,备些礼物打发人回去吧。”
太子说道:“儿臣以为不必对齐国使臣客气,直接赶回去就好。也让那赵定邦明白,我大秦如今也不是他可以予取予求的了!”
皇帝对太子的话很赞同,说道:“朕也认为不必给赵定邦脸面,朕还有一笔血债要跟他们讨,迟早要有一战。朕这就下旨将齐国使臣赶出秦都城。”
皇帝正要下令拟旨,便听坐在下首的谢涛说道:“陛下,臣倒是认为这岁供还是要给的,不但要给还要按照当初您承诺的双倍给。”
“还双倍给?谢涛,赵定邦疯了,你也疯了?”太子讥讽地说道。
谢涛和太子已经和解了。前几日太后把他们叫到长乐宫,硬逼着两人握手言和。谢涛可以不给任何人面子,但不能让太后伤心,便只能含含糊糊地给太子道了歉,太子也客套了几句,算是和解了,但也是面和心不和。
谢涛也不理睬太子,继续说:“看齐国如今的形式,赵青渠的势头很猛,眼看着就要把赵定邦打败了。不若我们帮帮赵定邦,让他们再打上半年。”
皇帝想了想说:“与其助赵定邦,不若我们趁着齐国内乱出兵讨伐,一举拿下齐国,以告慰先祖在天之灵。”
徐疏说道:“陛下,恕臣直言,如今我大秦若大举出兵,国库里的银子撑不过两个月。”徐疏如今已经是户部侍郎,姚道业死后户部尚书一直空缺,他这个侍郎便暂代尚书之职处理部务。
皇帝皱了皱眉说:“户部的账目朕也看过,还是有些存银的。”伐楚一战秦国几乎打空了国库,但从楚国掠来的财物也补充了一部分。
徐疏起身行礼回道:“回禀陛下,府库里是还有些存银,可时值冬日,百姓度日艰难,各地赈济的粮食也要发放,这也是一大笔银子。还要备下来年春耕的种子钱,发放给受灾的州县。倘若大军能在两月之内将齐国拿下,那这仗倒也可以打。”
齐国拥有九州之地,疆域比如今的秦国还要大,两个月要灭齐,简直是痴人说梦。
徐疏继续说:“如今我们吞并了楚国,还需要时间慢慢消化,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前段日子臣让各地上报了最新的丁口数。我大秦原本的丁口为九百三十万,战后减少到七百二十六万,楚地的丁口衰减更甚,原本一千二百七十万人,战后只剩下六百八十四万。若是再征兵,征集民夫,大片的土地便要无人耕种了。”
皇帝想了想说道:“如此,即便我们不出兵讨伐齐国,这岁供朕也不想给。留着钱赈济我大秦百姓不是更好。”
“陛下,臣认为岁供还是要给。”谢涛说道,“自齐国内乱以来,大量的流民逃入我大秦境内,据臣所知只上个月秦州便接纳了三万齐国流民。朝廷可以有计划的将这些流民迁往楚地,帮助他们在那里安家落户,充实丁口。有了丁口,农田才有人耕种,国家才能有赋税。”
皇帝明白了谢涛的意思,让齐国多乱一阵子,便可以有更多的人口迁移到秦国,花一些钱也是值得的。只是以岁供的方式,他还是觉得很屈辱。
“朕可以资助赵定邦,但不能以岁供的形式。徐爱卿,你怎么看?”皇帝问一直不说话的徐禛。
我的亲亲压寨相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