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王庆还有一个怀疑,今天的事是有人故意设计的。因为他明显的感觉到那些人在下手打他的时候是有分寸的,所以他也仅仅是看上去鼻青脸肿狼狈些,其实没受什么重伤。但这些怀疑他是不会对皇帝说的,他虽然是老实人,但是并不傻。姚道业因为贪墨赈灾粮被群情激奋的百姓打死了,这样挺好的,没必要再节外生枝了。
第二日,黄宗海夫妇在距离茂县一百里的巴陵镇与从茂县县城撤出来的二十名鸦儿军会合,一同去了马蹄岭,然后又经马蹄岭去楚国投奔谢涛了。
这一切都是栗红依提前安排好的,她安排了二十名鸦儿军提前混进茂县,煽动百姓聚众闹事,然后让尹三娘夫妇撒出那些借据进一步激起民愤,顺便再调走姚道业的护卫。趁着百姓群情激奋,混在人群里的鸦儿军便煽动他们围攻姚道业等人,然后趁乱将姚道业打死了。
至于那些借据当然是假的。栗红依也不是神仙,算不出来姚道业到底给没给这些大户打借条。就算是有借条,尹三娘夫妇也很难逐一偷到手而不引起对方的警惕。于是她用了一招无中生有,提前请谢恒伪造了几张。谢恒是造假的行家,做的东西几可乱真,再由尹三娘夫妇抛出来,由不得人不信。
姚道业一死,那些大户躲还来不及,就算真的有借条他们也不可能拿出来,丢了粮食是小,要是牵扯上朝廷大员的人命官司那可是要祸及满门的。就算朝廷派人来查,他们也一定会坚持一开始的供词,只是替府库临时保管赈灾粮,没有借粮的事。
可朝廷却未必相信,若真的是府库没地方存放,早日发放岂不更省心,何必搬来搬去。而且尹三娘夫妇虽是朝廷钦犯,但素有侠盗之名,不会无缘无故同茂县的大户为难。最终多半是查无实证,但在皇上心中却会认定姚道业是有罪的。无论怎样都没有任何证据指向栗红依,她依然可以优哉游哉地置身事外。
姚道业死了,姚家抓不住带头闹事的百姓,也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但他们一定会加大力度抓捕尹三娘夫妇。所以尹三娘夫妇不能继续在秦国待着了,栗红依便让他们去投奔谢涛,换个身份隐藏在军中。
一同来的姚道业死了,茂县的府库被抢了,老实人王庆不敢耽搁,带着随从,顶着肿成猪头的脸连夜离开茂县,返回了秦都。他一回秦都城便被皇帝直接召见了。
姚家的护卫先王庆一步抵达了秦都,将茂县的消息传了回来。文德帝震惊之余,又有些疑惑。先是哄抢军粮,再打死钦差,茂县的民怨竟到了如此地步?莫不是真的有什么隐情?所以王庆一回来,皇帝便单独召见了他。
老实人王庆仔仔细细地把在茂县发生的事说了一遍,又把捡到的借据呈给了皇帝。皇帝拿起那几张沾满泥水字迹模糊的借据,也看不出来是真是假,便问道:“王爱卿,依你看这借据到底是不是真的?”
王庆想了想说道:“微臣也无法确定这借据是不是真的,但微臣可以确定抛出这些借据的两个人就是黄宗海和尹三娘。他们在刑部大牢的那段日子,微臣见过,不会弄错。这两个人虽是朝廷钦犯,但在江湖上名声倒是不差,也算是一对…侠盗。”
王庆虽然没有明说自己的态度,但皇帝心中也有数了,这两个人不会无缘无故地出手。
“那…依你看茂县的民怨到底如何?”皇帝又问。
“臣以为民怨很重。臣在茂县城中也偶尔能看见饿死在街边的人,那还是在城中,城外乡野间或更严重。回想那日暴民冲击县衙的情形,臣现在仍胆战心惊,若非当时臣站得远,恐怕也没命回朝见陛下了…”
皇帝看着这个跪在面前的老实臣子,脸肿得几乎看不见眼睛了,嘴角破裂,额头上还有个刚刚结了痂的血口子,那些百姓下手确实挺重的,看样子是恨极了官府。这姚道业贪墨赈灾粮的事儿多半是真的。
我的亲亲压寨相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