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涛挑帘子进了门,太后正笑着和康王说话,看见他来了更加高兴了。
“孙儿给皇祖母请安了。”谢涛给太后行了礼,又转向康王,行礼道:“臣谢涛给康王殿下请安,祝殿下…”
“去去去,你少来这一套,赶紧过来坐着。”康王起身拉着谢涛在榻边坐下。
太后吩咐了木槿给谢涛端茶拿点心,又笑着说:“琮儿今日是来给哀家报喜的,他的侧妃曹氏也有了身孕。”
“前两天刚听说王妃有孕,侧妃也有孕了,大表哥这是双喜临门!恭喜恭喜!”
“同喜同喜。”康王向着谢涛拱了拱手,脸上的笑容有些尴尬。
谢涛见康王的神色,大概也明白了,这俩孩子估计都是借来的,忍不住心中感慨:我这大表哥还真想得开!不过,绿帽子这玩意戴一顶也是戴了,戴两顶也是戴了,反正帽子多了不压头,绿上加绿也不过就是个绿。
谢涛笑着说:“这回还真是同喜了,我也是来给皇祖母报喜的。南平公主也有身孕了。”
“什么时候知道的?几个月了?”太后激动的声音都发颤了。
“刚刚知道就来给您报喜了,才一个月。”
“好,好…忍冬,把哀家请慧能大师开过光的那两串佛珠拿来,赏给南平公主和康王妃,再取一对玉如意赏给曹侧妃,保佑她们平平安安,顺利诞下孩儿。”
“是。”忍冬答应着去办差了。
太后一手拉着谢涛,一手拉着康王,感慨道:“哀家老了,说不定哪一天就要去见先帝了。哀家没有别的心思,就盼着你们这些孩子好,盼着你们子嗣兴旺。如今我的琮儿和涛儿都要做父亲了,哀家真的高兴,就算死也能闭上眼了。”
“皇祖母,您寿数长着呢,还能看到更多的儿孙出生。”谢涛哄着太后说。
太后叹了一口气,说道:“琮儿有一位王妃,两位侧妃,还有十几个侍妾,自然可以子嗣繁茂。可涛儿…唉…也好。”
太后对于谢涛不纳妾这件事还是有些遗憾的。一生一世一双人对她这样深居后宫的老妇人来说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传说,她只相信男人要妻妾成群,才好多多繁衍子嗣。不过既然人家夫妻俩愿意,她也不会横加干涉。牛不喝水强按头,有什么意思呢?好在栗红依还年轻,身体又结实,可以生很多孩子。
思及此,太后便想起一事,也没心思再跟二人聊天了,便说道:“你们都回去吧,哀家有些累了。”
谢涛和康王见太后形容确实有些疲惫,便行礼告退了。
待二人走后,太后吩咐道:“木槿,你现在就拿着哀家的太后印玺去太极宫传懿旨,你对皇上说南平公主既然有了身孕,那便让她安心养胎吧,出征打仗的事就不要参与了。皇上若有异议,你便告诉皇上这是家事,不算干政。”
太后对皇帝一向尊重,几乎没有对皇帝下过懿旨,看样子太后是极看重栗红依腹中的孩子。木槿不敢耽搁答应着取了太后的金宝便去往太极宫了。
谢涛和康王出了永寿殿一同往宫外走,康王说道:“银川,你要做父亲了,表哥真为你高兴。”
“彼此彼此,我也为表哥高兴。”
康王苦笑了一下,没有再说话。谢涛突然便有些可怜这位大表哥,可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安慰一下。
“我刚刚去见过了父皇,听说下个月你和姑母就要带兵出征了。”
“嗯,二月十六发兵。”这也不算什么秘密,楚国在秦都肯定也有细作,皇帝在大朝会上宣布的事瞒不住。二月十六发兵也只是对外的说法,最迟这个月下旬谢涛就得出发了。
“我还听说这次南征由徐元长负责督办粮草。他年纪轻,资历浅,恐怕下面那些小人会为难他。我回去便给岳丈写信,请他出面动员宁州的官员全力配合调集粮草军需。”
康王所说的也正是谢涛担心的,渭州有徐相镇着,这些官员倒也不敢刁难徐疏,秦州有杜悠之相助,如今宁州也有了保障,他便放了一大半心了。
我的亲亲压寨相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