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台上唱得是一出《打金枝》,故事说的是驸马的父亲花甲寿辰,众子女都来拜寿,惟独公主不去,驸马一怒之下回宫打了公主。公主向父皇哭诉,要治罪驸马。皇帝明事理,顾大局,劝婿责女,使小夫妻和好如初。
太后听着戏台上的旦角咿咿呀呀的唱腔,笑着问:“这是谁点的戏?今天咱们这儿可是有好几位金枝玉叶呢。”
坐在一侧的皇后回话道:“回母后,是儿臣点的戏。儿臣瞧着这出戏热闹,也想让几位公主看看,皇家的女儿虽然是金枝玉叶,但也要明事理,顾大局。”
皇后说着看向几位公主,赵云璎赶紧带着妹妹们起身行礼道:“儿臣谨遵母后教诲。”
皇后点点头,又似不经意地扫了一眼长公主那一席,发现谢涛和栗红依并不在席间,问道:“勇毅候和南平公主怎么不见了?”
“我也不知,许是出恭了。”赵青鸾回道。
太后也转头笑着叹道:“这孩子,怎么刚开席就出恭。”
一出《打金枝》唱完了,皇后赏了唱戏的伶倌。接下来便是一出帽儿戏《童子拜寿》,锣鼓点响了起来,两个大头娃娃跃上戏台,他们在戏台上争抢一个大寿桃,跳跃追逐,拉扯扭打,撒泼打滚,一会儿摔一跤,一会儿掉只鞋,花样百出,憨态可掬,引得众人捧腹大笑,就连太后也笑得开怀。
这台上的两大头娃娃正是谢涛夫妇,这一段便是给太后准备的贺礼。两人在家里练了好几天,还专门请了何叫天这个专业的演员做了艺术指导,就是为了搏太后一笑。如今见太后笑得开怀,他们也觉得很成功。
两人表演完,接了赏,便翻下戏台来献寿桃。待到跟前摘了头套给太后磕头拜寿是,众人才看清是谢涛夫妇,忍不住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坐在太后身后的太子妃笑着说:“皇祖母,古有老莱子彩衣娱亲,今有侯爷伉俪学童子拜寿,这才是真正的孝心啊。”
太后看着跪在地上的两个人,心里高兴,连连说:“好,好,真是好孩子。快起来吧,就在哀家身边坐着。”
宫女太监们立刻在太后身边又摆了桌案酒菜,给谢涛夫妇设了座。两人落座后,谢涛笑着说:“皇祖母,孙儿刚才演得可还好?”
“好,哀家很喜欢,你们有心了。要是能生两个真的胖娃娃,那哀家才是真的高兴呢。”
唉,大喜的日子怎么也有催生环节,谢涛忍不住在心里抱怨,他不想让太后不高兴,便顺着她的话说道:“两个怎么够?怎么着也得十个八个的。”
“又胡说!”太后笑着嗔道。
坐在一旁的皇后也笑着接话道:“勇毅候这话也不是胡说,多纳几房妾室,自然就子嗣兴旺了。母后,他们小两口成亲也有半年了,南平公主还未开怀,虽然太医说没什么大碍,但若是一直没有子嗣,也不成样子。儿臣想着不如让谢涛先纳一房贵妾,也好早日诞育子嗣。”
“纳贵妾?这朝中可有合适的贵女?”太后似乎有些动心了。
“儿臣倒是知道一个合适的,就是相府长房的大姑娘姚婉茹。”
“我不纳妾。”谢涛还不等太后说话抢先表态。
太后瞧了他一眼,说道:“我知道你们夫妻情深,可是子嗣更重要。再说男人哪有不纳妾的?”
“我父亲就没纳妾。”
“你父亲是驸马。”
“我也是驸马。”
一句话顶得太后哑口无言,人的心都是偏的,赵青鸾是她的亲生女儿,她自然不希望女婿纳妾,对谢涛这个亲外孙就另当别论了。可这些话太后只能放在心里不能说出来。
皇后看了一眼栗红依说道:“驸马也并非不能纳妾,按规矩只要公主同意了,驸马也是可以纳妾的。南平公主也是明事理顾大局的,为了子嗣着想,应该也不会不同意勇毅候纳妾吧?”
栗红依一笑说道:“皇后娘娘,您说的规矩我不清楚。我有一个问题,以前只听人说过贱妾,这贵妾是个什么东西?”
我的亲亲压寨相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