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在两人商议完的第二日 ,大臣们就开始极力促成恒媞下嫁,富察氏下朝就开始给皇后递消息,施压想让皇后同意下嫁景璱长公主。
而弘历这里,张廷玉等保皇党还说:
张廷玉:臣想来想去这恒媞长公主下嫁科尔沁,这确实不妥。
乾隆:恒媞是嫡公主有何不妥?
毕竟哪怕科尔沁公主嫁过去也起不了多少作用,不过就算自己知道,那也不能自己来说,不然远嫁嫡女,那也不好听,但是有人劝就不一样了,毕竟大臣们都说,不管从什么角度那也是嫁景璱最合时宜,自己才能顺水推舟。
张廷玉:这…话,皇上细细想啊,这端淑长公主嫁到了骁勇善战的准葛尔部,那么恒媞长公主下嫁到了尊贵富庶的科尔沁部,那么太后就拥有了两个蒙古宗亲的支持,这两个一个是蒙古四十九部之首,一个能征善战,还望皇上三思呀。
张廷玉说的,弘历不知道吗?
当然是知道,不然他莫名其妙的跟如懿吃什么饭?
不就是跟她诉苦,告诉她自己的为难吗?加上她跟皇后有仇,有她推动自己才能是痛心决定下嫁景璱呀!
乾隆:这么说来,的确不宜嫁恒媞了,只是这景璱是朕与皇后唯一的嫡女啊。
张廷玉:皇上,军国大事,此消彼长啊,这么好的女婿,当然得握在皇上手上,江山才稳固。
乾隆:行了朕知道了,朕会考虑的。
张廷玉:那微臣告退,还望皇上多为自己考虑。
说是这样说,转头就下口谕让如懿去劝景璱,她这么想为朕分忧,自是要成全的。
等着如懿把收尾工作做了,自己就下旨还能因为要下嫁公主伤心,不去后宫简直是两全其美。
而和嬿婉的交流已经到了互相用信鸽交换东西,比如嬿婉给了一支紫竹檀的狼毫,弘历回了个晶莹剔透的玉平安扣,互相也开始由知己变成了有懵懂的好感阶段。
当然这是弘历单方面的感觉而已,嬿婉只是觉得应该进行下一步罢了,总不能一直都是知己吧,便互通了性别年龄,以及小名。
这一系列下去,自然就有了转变,弘历当然就觉得现在感情上已经有了突破,事实如何?从他又加了好感现在已经80了就能看出,他挺享受现在这样的交流的。
毕竟在他认知里,嬿婉是不知道他身份,跟她以知己相处,对自己有了好感自然是因为自己这个人,而不是因为皇位的附加。
这怎么能不让自己上头呢?
又想着自己都素了这么长时间,还好一切都会在年前结束,到时候谁也不能阻止自己接嬿婉进宫,只是封后却只能一年后。
毕竟不能在自己执政生涯里,出现废后的污点,这会是皇室的污点,那不然为什么,自己以前明明知道富察氏做的孽,却还是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
罢了,一年就一年不吧,先把嬿婉接进宫,这才要紧,只是这李玉怕是要换了。
太过亲近于翊坤宫那边,叫他传旨,他跑去冷宫接人,还搞出了原班人马都安排,自己一个御前总管,去为她如懿鞍前马后,看来他也不是完全忠于自己呀。
嗯,这还有一个太监,叫进忠的,朕先观察下,合适就顶了李玉的差,朕手下留不下叛主的人。
哪怕没叛,那也留不下一心向别人的人,这个人是白月光也不行,很典型的爱新觉罗家的性格,爱则欲其生,恨者欲其死。
爱你的时候,你狠毒会算计是会保护自己,那是自保,不爱时那就是恶毒,狡诈不愧是乌拉那拉氏,惯会算计人心。
综影视:请君入瓮,君自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