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太平御览》卷七九引用轶书《尸子》云:“子贡云:‘古者黄帝四面,信乎?’这是子贡在请教孔子问题,说明他对黄帝的存在也心存疑虑。《太平御览》卷五八二引《帝王世纪》:“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
《云笈七羲·轩辕黄帝》记载:“轩辕黄帝姓公孙,有熊国少典之次子也。”
明代
《大明一统志·古迹》:“轩辕丘,在新郑县境,古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生于此故名。”;《广舆记》:“轩辕丘新郑,黄帝生于此故名。”;明成化年间《河南总志·古迹》载:“轩辕丘在新郑县境,轩辕黄帝生于此故名。”
清代
《御批历代资治纲鉴》:“黄帝母曰附宝,之郊野,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月而生帝于轩辕之丘,因名轩。轩辕丘在开封府新郑县境。”;清末民初,中国曾掀起一股“黄帝热”。晚清知识分子在西方民族主义的冲击之下试图建构本国国族认同,便选择了神话人物黄帝,强调其为中国民族的“始祖”。“炎黄子孙”的概念也是在这时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自我称谓;《竹书纪年集证》引明代太常少卿郑环说:“黄帝少典之子,生于新郑之轩辕丘,非生于兖州之寿丘也。”;《历代帝都考》记载:“黄帝生于寿丘”。
关系
名称及介绍
祖父
伏羲,伏羲生少典
父亲
一说少典:据说是少典国的国君。
一说少昊:《孔子家语》“黄帝者,少昊之子”。
一说帝俊:《山海经》“帝俊生帝鸿”,帝鸿,黄帝也。
一说祁昆,或启昆。
母亲
附宝,孕二十五月,以戊巳日生黄帝。
妻子
嫘祖:一作“累祖”。西陵氏之女,是黄帝的元妃。嫘祖发明了养蚕,史称“嫘祖始蚕”。生玄嚣(即青阳、少昊,一说其生母为女节)、昌意。
女节:方雷氏,黄帝次妃。肜鱼氏:讳邛,一说名丽娱,炎帝之女,黄帝第三妃,负责人们的饮食住行。被后世尊为烹饪始祖。生夷鼓。
嫫母:面貌丑陋,但为人品德贤淑,性情温柔,为黄帝第四妃,曾帮助黄帝大败炎帝、杀蚩尤。生苍林(一说苍林即夷鼓,为肜鱼氏所生)。
子孙
《国语》记载黄帝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个姓,依次为: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清华简》中的《五纪》说蚩尤是黄帝之子:“黄帝又(有)子曰寺蚘(蚩尤),既长成人,乃作为五兵。”《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载田千秋对汉武帝上书曰:“子弄父兵,罪当笞。父子之怒,自古有之。蚩尤畔父,黄帝涉江。”,由此看来,《五纪》中蚩尤为黄帝之子,以及成人后作兵叛父的相关传说,到了汉代犹有流传。
《史记》一书构建了黄帝谱系,司马迁将夏王朝的建立者、商王朝的建立者、周王朝的建立者都说成是黄帝子孙。当时人的理解是:“天命难言,非圣人莫能见。舜、禹、契、后稷,皆黄帝子孙也。黄帝策天命而治天下,德泽深后世,故其子孙皆复立为天子,是天之报有德也”,这个解释有谶纬神秘色彩,但重在道德教化,恰是西汉儒家利用和改造黄帝文化的表现。司马迁不仅将华夏族说成是黄帝子孙,还将中国的少数民族说成是黄帝子孙。司马迁认为秦人、楚人、吴人、越人、蜀人和西南夷、匈奴、古朝鲜等都是黄帝子孙。
华夏历史与神话记录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