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正月”为何不读去声而为平声,缘由就来自于我这位王上。陛下乃九五之尊,名讳不可任唤。去声与帝名“政”相冲,故避而采“征”读音。
我还没有机会能称呼其名,所以在这种历史极含传闻色彩的事情上,哪怕心心念念期待着坦诚以待,也得时刻注意分寸。
“那你呢?”他明显不相信这套说辞,似乎很介意我说出口的答案,执着地要听到我自己的想法。
“左右王上会指正错误,那昏言聩语便见笑了。”
他便捏住我的腰:“王后只管畅所欲言,孤许诺不纠错误。”
“政者,正也,从正从攵。”我粗浅将本义点到为止。
王上反而失笑:“王后在紧张什么?”
这我可真没紧张害怕,只是单纯不要在他面前说透“政”的本义。
我抬手尝试拍掉他松松圈在我腰间的手,以失败告终:“不害怕,我的话还未说完呢,王上先听。”
在心里默默感叹。
咦,好嚣张。
“毕竟固有的认识会随着推陈出新而落后,我私认为‘政’之时义乃是匡正治理之意,或言公务国事。论语有‘政者,有所改更匡正’,老子曾言‘其政闷闷,其民淳淳’。”一口气扒拉了四个“政”字,我仿佛从他隐隐约约露着笑意的瞳色中见到了自己手足无措的样子。
在他们的标准看来,我这也算是人生巅峰了吧。
“还有吗?”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天下亦如江河如山林。若听之任之,则水文泛滥;若违背时令,则山林空瘠。故而天下需以条理章法治理之方井然有序,此为‘政’。”
“政”此字,哪怕直指政治,也不尽似最早造字时的这般简单。在我第一次读史书之时见到王上的名字,初不通古义只知今义,便觉此名落于本纪中竟毫无违和之感。而后来逐渐了解到更多含义后,越发惊叹他恍若为此而生。
思绪全在心底,他只用指节点点我的鼻尖:“合着王后为了令孤满意,将诸子的话全数搬了出来。”
这人!我不说话你不满足,说了你又嫌弃我读少了书是吧!
我猛然从他怀里直起身来,扭头过去。又忍不住回头偷瞧,看他依旧舒适慵懒地屈腿而坐言笑晏晏。
“不打趣王后了。”
“孤生于正月没错,但名字不全然得来于此。当年父亲为我取‘政’一名,乃是望孤将来为君正直,仰不愧于天,怀凌宇浩然之正气。”
王上抬手为我理顺鬓边的发,他的手顿在我的面颊上,凝眸:“王后误打误撞,倒也所差无几。”
双颊被抚摸得发烫,我此刻不争气地想,怎么觉得王上口是心非呢?
又一个折磨我许久的念头从脑海中蹦了出来。
“那王上有字吗?”
没料到我会问这个,王上的手还未曾离开,但眼神已然黯淡落下。
见他目光沉沉似天幕间最遥远的星辰,抬眼:“孤的字,不重要。”
“你……”
我瞠然,王上贴在我面上的手掌指尖用力,使我全心全意对视他。
虽说此时为战国晚期,姓氏之间地位血统的鸿沟正在逐渐消弭,平民也有不遵既有规定而称氏者。然而一国之君,无论古来今时,自是鲜少有人能直呼其名,史书传记上也尽是只载名而非连名带姓。
长策(嬴政x原创女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