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幕渐收,阳光如诗般温柔地拂过每一寸土地,紧张而庄重的气氛在人群中弥漫。
大殿深处,沉寂如同一面镜子,映照着人们的期待与敬畏。
此时,一位威严的长者打破了这静默的画卷:“锦知,今日你既登基为王,又要册封柳云霄与谢行舟,只怕日程过于紧凑,恐生变故。”
沈锦知的目光犹如深潭,回视着丞相,语气淡然而坚定:“丞相的顾虑,我心知肚明,一切已有妥善部署。”
丞相见状,欲言又止,最终深深吸气,以示服从:“既然锦王爷已有筹谋,老臣便不再赘言。”
柳云霄,这个名字此刻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他沉默片刻,从人群中如清风般缓步走出,朝着沈锦知恭敬行礼:“微臣柳云霄,拜见锦王爷。”
一时间,所有视线如丝如缕,缠绕在这个身穿官服的青年身上,他的儒雅举止中流露出一种不可侵犯的威严。
人群中,低语四起:“这就是那位柳太傅的后人,果真是凤毛麟角的人物。只是他与先父的神似,怕是会引来无妄之灾。”
另一人却反驳道:“那些旧势力多年未现踪迹,应当不会再出现。更何况如今江湖变迁,天下形势已非往昔,料想正是国泰民安之际。”
柳云霄置身于台下纷扰的议论之外,仿佛那些私语化为无形的风,拂过他耳畔而不留痕迹。
他的视线不曾偏离那高踞帝座之前的沈锦知,躬身一礼,字句铿锵:“沈王爷,可否告知我二人,您将赋予我们何种重任?”
沈锦知的目光如丝线般缠绕在大殿中央那一道坚毅的背影上,那身影勾勒出的轮廓与往事重叠,一抹浅笑在他的嘴角轻轻荡漾,如同湖面泛起的涟漪,然而双眉之间却笼上一层薄薄的迷雾,让人无法洞察其内心深处的波澜。
“果真,容颜如出一辙,只是柳云霄的风采与那人截然不同。
那人冷硬如冬日的冰霜,从不向人流露半分柔情,即使是面对心爱之人,亦是吝啬给予。
柳云霄则不然,他的眼神中多了一缕尘世的暖意,但可惜,生于柳家,情感二字便如禁锢般深藏,这是宿命,终究难逃消逝的命运。”
柳云霄敏锐地感知到沈锦知的凝视,但他没有转身,两颗心各自承载着沉甸甸的思绪,沉默在空气中弥漫。
沈锦知终于轻轻启唇,声音如丝如缕:“大理寺如今正需贤能,诸多疑难案件亟待破解,不知柳大人是否愿挑起大理寺少卿的重担,如若不愿,我自当尊重。”
柳云霄闻言,袖间的双手不自觉地握紧,心头暗自盘算:“这或许是个探寻当年谜团的绝佳机会,然而,如此一来,其他事务又该如何妥善处理呢?”
沈锦知见柳云霄沉默不语,丝毫不显急躁,他立于高处,凝视着柳云霄,嘴角勾起一抹耐人寻味的微笑。
人群中,谢行舟目睹这一幕,心中亦是默默思量,却难以琢磨其深意。
片刻后,柳云霄回过神来,恭敬地拱手应声道:“微臣领命,感谢锦王爷。”
沈锦知的目光追随柳云霄融入人群的背影,旋即转向谢行舟,缓缓问道:“那么,谢公子是否愿意担任御吏大夫之职呢?”
谢行舟毫不犹豫,当即答道:“既然如此,微臣遵命。”
柳云霄与谢行舟两人目光交汇,仿佛在无声的对话中感知到彼此的心绪,随即各自移开视线。
沈锦知望着他们,淡然一笑,忽然宣布:“那么,各位,登基大典现在正式开始。”
我们是敌是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