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百科:《山海经·大荒东经》:“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有学者考证凶犂土丘位在东荒海中蓬莱、员峤之列,并认为明代《应龙画河海图》中应龙裹挟火焰、海浪的形象凸显了其海洋、火山的神性。另有学者称“‘凶犁土丘’当作‘凶犁之丘’”。
知识百科:应龙曾以“杀蚩尤与夸父”立下大功,《山海经校注》云:“盖夸父与蚩尤同为炎帝之裔,在黄炎斗争中,蚩尤起兵为炎帝复仇,夸父亦加入蚩尤战团”。
知识百科:除《东经》外《山海经·大荒北经》亦有:“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知识百科:《竹书纪年》记载:“应龙攻蚩尤,战虎豹熊罴四兽之力。以女魃止淫雨。天下既定”。
知识百科:说应龙攻打蚩尤之时,曾独力鏖战虎、豹、熊、罴四大猛兽,其中罴即今大熊猫。
知识百科:应龙本处于天,故有《东经》“不得复上”之语,《文选》云:“天有九龙,应龙有翼”,《左传注》称应龙能”奋灵德,合风云,超忽荒而躆昊苍“,《文选详注》曰:“忽、荒,天上也。昊、苍,皆天名也”。
知识百科:晋代郭璞注《东经》“应龙之状”即“今之土龙”,以其“气应自然”为行云致雨之神,此土龙即《论衡校释》所云:“天龙之神亦在土龙.......雩祭者之精亦在土龙”,后世又有“应龙画地通流泉”之语,俗传为沟渎河川之神。
知识百科:《册府元龟》载:“应龙辟壤,致宅土于遐年”,开辟了世人居住的大地。
黄龙曳尾:
知识百科:自应龙斩蚩尤、夸父之后,应龙又助大禹治水。《太平广记》:“禹治水时,应龙以尾画地,导决水之所出,凿龙门疏河”,即《北河纪》所谓:“应龙画而伊阙凿,支祁锁而淮涡安”,此处伊阙也即龙门。
而《山海经广注》引《岳渎经》有:“禹理淮水,三至桐柏水,功不能兴。禹怒,召百灵,应龙搜逐之,乃获淮涡水神,名无支祈,形若猿猴”,说大禹治理淮水时,到桐柏三次而失败,于是大怒之下召集无数神灵,而在应龙的搜寻追逐之下,终于擒获了淮河、涡河的水神,无支祁。
《岳渎经》又有“尧九年,无支祁为孽,应龙驱之龟山足下,其后水平”,而《姑苏志》则记载有无支祁作乱,诸神皆不敌,“唯有庚辰以战……徙之淮阴龟山之足,俾淮水永安”,可以明见。据考,应龙或以庚辰为名。
《楚辞》云:“应龙何画?河海何历?”王逸注此句云:“或曰禹治洪水时,有神龙以尾画地,导水径所当决者,因而治之”,《拾遗记》卷二:“禹尽力沟洫,导川夷岳,黄龙曳尾于前,玄龟负青泥于后”,晚清诗有一句“或称黄龙应龙助烈焚”。顺天府志亦载“黄龙五采曰应龙”。
知识百科:亦可见以黄龙为应龙之说古来有之,现代神话学家袁珂亦有按曰“黄龙曳尾自即是应龙画地”,《中华龙文化词典》、《中国神话人物辞典》、《中华神秘文化辞典》等书对此亦有论述。
天妃真神:
知识百科:旧北京城曾有神庙祭祀“顺天佑畿辅时应龙神”,解放前有学者考察至应阳县附近时仍有土人信奉应龙神,信都县志亦载有应龙庙。

生活周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