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菜:怪诞虫虽然有一对单眼,但估计只能感光,视觉非常差。
小白菜:怪诞虫化石发现于加拿大南部的布尔吉斯页岩和中国寒武纪时期的帽天山页岩。
小白菜:中国最近出土的保存完好的怪诞虫化石显示出它长有2排触手,以前发现的1排触手其实应该是成对的,而且触手末端有爪,我们认为这是怪诞虫的脚。
小白菜:怎样区分怪诞虫的头和尾巴?怪诞虫化石的两端都有黑点,任何边都有可能是头部。
小白菜:因此我们至今无法确切知道怪诞虫是如何进食的?有些古生物学家推测怪诞虫是通过触手取食的,不过这些触手本身也产生了困惑:因为早期的怪诞虫复原模型其实是颠倒的。
小白菜:如今人们认为怪诞虫背上所长的具有防御功能的刺,最初却被认为是腿;而最初描述的长在背后的7个触手被认为是身体下方的2排肉足中的1排直以来,我们只发现了1排触手的化石痕迹。
与其血缘关系最近的现代动物 -- 天鹅绒蠕虫
🧐🧐🧐🧐🧐🧐🧐🧐🧐🧐🧐🧐
我国科学家在澄江发现的怪诞虫化石订正了这种错误的解释。后来,侯先光先生对采自澄江的最好的块标本修理后揭示,原先复原的怪诞虫头尾也颠倒了。在讨论动物演化时,怪诞虫被作为“寒武纪大爆发产生了比现代多得多的门(门一级生物),后来大部分灭绝”这一观点的理论基础。
22年前7月的第一天,云南澄江县帽天山,中科院古生物研究所教授侯先光手拿一把小镐在一块岩壁前进行考察,天近傍晚,在准备收拾工具回家的最后一刻,他收集到一块在生物进化史上具有重要标志性意义的古化石标本————纳罗虫化石。此后,侯先光等中国古生物学家在这里先后发现了10000余块距今5.3亿年的古生物化石标本,这是迄今世界上时间最早、保存最完整、门类最多的寒武纪化石群。
澄江动物化石群的发现,掀开了“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的神秘面纱,对于研究地球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有着无可估量的科学价值。3年后,我国科学家向世界公布了这一讯息,帽天山从此成为“古生物学新的天堂”。
澄江动物化石群的发现和研究被世界科学界称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已有100多篇有关它的论文相继发表于国际顶级科学杂志并列入英、美、德等国大学教材。我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还获得了中科院自然科学特等奖、获2004年惟一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不久前,记者来到云南澄江,探访了这一在世界古生物科学史上,具有着标志性意义的地方。
在位于县城内的澄江动物群博物馆,我们看到一块块页层岩上的形状奇异的“世界珍宝”。馆长陈爱林给我们讲述了澄江动物化石群发现的巨大价值:
生活周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