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
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
1904-195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者之一。她是建筑师梁思成的妻子。是中国现代一个世纪的才女代表。在民国时期的著名才女中,林徽因的才艺比萧红和张爱玲等显得更全面一些,人生际遇也更幸运。她不仅最早加入了“新月社”,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翻译等方面成就斐然。她几乎标志一个时代的颜色,出众的才,倾城的貌,情感生活也像一个春天的童话,幸福而浪漫。
林徽因,既耐得住学术的清冷和寂寞,又受得了生活的艰辛和贫困。沙龙上作为中心人物被爱慕者如众星捧月般包围的是她,早年以名门出身,经历繁华,被众人称羡的是她,战争期间繁华落尽,困居李庄,亲自提了瓶子上街头打油买醋的还是她;青年时旅英留美,深得东西方艺术真谛,英文好得令费慰梅赞叹的是她,中年时一贫如洗、疾病缠身仍执意要留在祖国的又是她。
素材运用角度:爱国、生活态度
林徽因语录:
1.愿你如向日葵一般,脚踏实地,坚定信念,永远朝着太阳绽放。
----《心若向阳,无畏伤悲》
2.一样是明月,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有人不见,梦似的挂起。
3.我们要在温柔中,不慌不忙的刚强。
4.一尘不染不是没有尘埃,而是尘埃暗自飞扬,我自做我的阳光。
5.埋下一些美好的种子,只为心安;许下一些美好的愿望,等待继续。
叶嘉莹
学者、教授
1924~至今
她用尽一生研究古典诗词,更希望在自己亲身体会到了古典诗词美好、高洁的世界后,能打开一扇门,“把不懂诗的人接引到里面来”,并将其视为自己“生命的目的”。所以她屡次说如果不把自己所知道的都说出来,就是“上对不起古人,下对不起来者”,所以她在晚年奉献自己一切的心血,只为“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她给幼儿园的孩子讲诗,告诉初学诗歌的小男孩,“‘诗’就是心在走路”;她坚守讲台70载,“阐说精妙,启发无穷”,留下“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的佳话;她启发普通人品读古典诗词的方法,告诉他们判断诗词好坏的标准,引领读者体味“兴发感动”的力量……正是不遗余力地做古典诗词的。“摆渡人”,让叶嘉莹先生成为无数人通往诗歌国度的路标和灯塔。
素材角度:热爱、兴趣、责任、文化传承
叶嘉莹语录:
1.中国古典诗词是宝贵的传统文化瑰宝,我不尽到传承的责任,上对不起古人,后对不起来者。
2.如果让有限的生命之火为点燃其他木柴而继续燃烧,这火种就会长久地流传下去。
3.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
4.你要把春天留在你的心里,而不是向外去追求。
5.你读什么书都可以读出自己的见解,如果它是好书那当然是好,即使是坏书你都可以超越它,读出你自己的高深的见解来,这才是真正会读书的人。
作文素材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