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呀你呀,也老大不小了,该给娘娶个媳妇回来了,你爹成天忙活事,娘一个人在这府里,无聊啊。”说着,老母亲叹了口气。
“娘,这事你还是去找大哥说吧,我还小,这事急不得。”少年看了看站在一旁的大哥,笑嘻嘻的。
“你俩一起结婚不就行了?有什么好推辞的。”
“娘,别啊,不能这样。”孩子般的语气撒娇着,摇了摇老母亲的手臂。
一旁的大哥看不下去了,走上前说到:“娘,他您还猜不透?他那心思全在杨家那小子身上,您就是把长安城里最好的姑娘摆他面前,他脸都不红一下。”
“哥,别瞎说,他马上就要和公主订婚了……”少年苦笑道。
正堂里安静了,没人敢说话,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少年起身,拿了一块桌上的糕点便走了。
“这……嗐……”老母亲无奈的摇了摇头。
鱼塘边,少年垂头丧气的坐在那,扣着手里的糕点,扔进鱼塘里,水中浅游的鱼儿争着吃。
常青把披风披到少年身上,少年转过头,以为是他……
“你啊……我以为谁呢。”
“呵呵,公子,回屋吧,天转凉了。”
是啊,天转凉了,不知道他带的衣裳够不够,边疆冷不冷,饭够不够吃……这四个字,让他思绪万千。
忽然,眼前一亮,起身跑回书房。
“常青,砚墨。”少年不再愁眉苦脸,脸上有了些乐意。
常青在一旁砚墨,他写着,把想说的话都写在纸上。
很快,写完了,折好,塞进小竹筒里,把竹筒拴在信鸽腿上,叫常青送走。
就这样。飞鸽传信,这一传就是四年。
盛夏。杨家班师回朝,大获全胜,长安街上人山人海,都是在欢迎杨家军。
这回,杨易没在人群中看见张慕白。回到杨府,脱下战袍,换回原来的衣裳,骑上马,直奔张府。
“我找张慕白。”五个字,足以表达他想要见张慕白的急切心情。
门卫:“杨将军,公子不在,请回吧。”
“他去哪了?”杨易皱了皱眉,这小家伙,不在府上好好待着,乱跑啥。
“城东的寺庙。”
“好,谢谢,我先告辞了。”
城东的寺庙里。
“施主,你找何人?”院子里的小和尚过来问。
杨易双手比划着,“你见过一个这么高的人吗?长的堪比女子,啊不,比女子还标致。穿的衣颜色很淡。”
小和尚想了想:“施主说的可是张家二公子?”
“对,他人在哪?”
“他基本上天天都来,现在应该在佛像前烧香呢。”
杨易轻手轻脚走进去,看见那小家伙嘴里嘟囔着。
“死杨易,还不回来,骗子……死那算了,爷不管了。”
“噗,小家伙,几年不见,脾气又爆了。”
“你谁啊,要你管!”
少年倒过头,熟悉的身影,瞳孔都放大了。
“杨……杨易,你回来了!”少年欣喜若狂,赶紧站起来,可是跪时间长了,腿有些发麻,没站稳。
杨易双手扶住他,邪笑道:“小家伙,几年不见,这么主动了?”
憨批作者:鹅鹅鹅,我爱拖更。
憨批作者:拖更使我快乐。
缘来誓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