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本土科学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生药学:药学的分科,运用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理学等知识,研究生药的来源、性状、组织特征、成分、效用以及生产等问题。
炮制:用中草药原料制成药物的过程,方法有烘、炮、炒、洗、泡、漂、蒸、煮等。
疟疾:由疟原虫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由蚊子传播,周期性发作。
“523”:特指代号为“523”的全国性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这是一项军事科研任务,为保密起见,以项目启动日期5 月23 日为代号。
针灸:中医针法和灸法的合称。2010年,针灸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方药:中医药方中用的药,也指方剂。
提取物:将某种生物原材料经过一定工艺制得的多组分的、未经纯化的制品。
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用乙醚为溶剂提取青蒿并保留提取物中的中性部分,是发现青蒿素的关键。
临床研究:在人体上进行的药物系统性研究,以确定试验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单体: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简单化合物。
青蒿素:有机化合物,无色针状晶体,是从青蒿中提取合成的,用来治疗疟疾。
红斑狼疮: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多为年轻女性,主要症状是面部出现蝶形淡红色斑点,发热,疲倦,关节酸痛,有的还发生心、肾等内脏病变。
活性部位:指药物发挥作用的有效部位。
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拉斯克医学奖的一种。拉斯克医学奖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其在医学界的地位仅次于诺贝尔奖,包括基础医学研究奖、临床医学研究奖、公共服务奖、特殊贡献奖。
吴征镒参加并领导中国植物资源考察,开展植物系统分类研究,发表和参与发表的植物新分类群1766个,是中国植物学家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一位,改变了中国植物主要由外国学者命名的历史。
金铁锁:中国特有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根可入药。
生物种质资源库:利用仪器设备控制贮藏环境,长期贮存生物种质的仓库。其中,种质资源也称遗传资源是一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的生物类型的总称。
《中国植物志》:共计 80 卷 126 册 5000 多万字的巨著,记载了我国 301 科 3408 属 31142 种植物的科学名称、形态特征、生态环境、地理分布、经济用途等。
《植物名实图考》:清代吴其潜编撰的 38 卷著作,1848 年初刊。共载植物 1714 种,附图 1805 幅。
植物分类学:研究植物种类的鉴定和命名、植物类群的分类、植物间的亲缘关系,以及植物界的自然系统的学科。
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全球或某一地区所有植物种类的组成、分布格局及其形成原因的学科。
被子植物:胚珠生在子房里,种子包在果实里,是进化最高级、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类群,又称“有花植物”。
被子植物八纲系统:吴征镒等植物学家于 1998 年提出的一种被子植物分类体系,“八纲"分别为木兰纲、樟纲、胡椒纲、石竹纲、百合纲、毛莨纲、金缕梅纲、蔷薇纲。
水稻直播试验:指直接将种子在稻田里进行播种的栽培模式,省去了育秧、插秧等环节。
藏书文案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