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达啊,你是怎么认识我们家玉芬的?是不是在赶集的时候碰见的?”
这句话天衣是用开玩笑的腔调说出来的。看似很随意,其实是用话头,引着路明达说出他和玉芬认识的经过。这也是卫大娘最想知道的。
卫大娘现在没有刚开始那么生气了,知道了路明达的家庭工作。反而有了一丝窃喜。
有一点卫大娘很纳闷。
她之所以放心,是因为她们玉芬不像别的姑娘,平时既不爱打扮往集上瞎跑。也不爱串门和人扯闲话。总是一副很乖巧地样子,在家里帮着她干活,照顾喜奶奶。
怎么认识路明达的呢?
要知道卫家庄离桐木镇十几里路呢。
“不是的。二嫂,我们家,哦,不。我和玉芬都不是那种一见面就会和人搭话的人。”
路明达不好意思地绞着手。
他和卫玉芬都是属于慢热型。不是那种一见面,就能和人来电的人。镇上和他年龄差不多的青年,有一些人总是仗着是镇上的,穿着光鲜经常在集上闲逛。一看到旁边庄里来赶集的年轻姑娘,有些长相的,就和人家搭讪。他从心底里非常看不起。
天衣差点没笑出来。
看看这个路明达太有意思了。天衣看了看路明达,又看向玉芬。两人之间关系看来已经相当好了。不然,路明达也不能一张嘴,就叫出我们家玉芬。当着卫大娘的面,意识到不太妥当,才改口叫玉芬。就是直接叫玉芬,也是很亲密的关系了。
天衣和玉芬的目光撞个正着,玉芬立马红了脸。低下了头。
卫大娘一直没说话,坐在一边沉着脸,但目光一直在明路达和玉芬身上扫,像个雷达一样,仿佛扫时间长了,就能扫出细菌来一样。
天衣早把婆婆的表情看在眼里,知道婆婆心里此时最想知道闺女和路明达关系到了哪一步,怎么认识的,有什么打算。站在她的立场上,她又不好直接问出来。所以天衣就替婆婆问出这些话了。
“你多大了?”
“22岁。”
“比我们家玉芬大三岁,正好,男人大两岁知道疼人。”
天衣瞄着玉芬,玉芬的脸更红了。
卫大娘在一边却皱起眉头来。农村人说对象,特别讲究年龄。女的一般都不能比男的大。双方相差两三岁为最好。这个路明达无论年龄还是家庭出身,对玉芬来说,都是极合适的。
可是,路明达住在桐木镇上。镇上像他这样条件好的小伙子。十七八岁媒人就会上门说亲了。虽然没有人定规矩,可是大家心里都约定俗成地认为。女方应该嫁到比自己家高一级的男方家。所以像卫家庄这种小集子上的姑娘,只要条件能说地过去,都会想着往桐木镇上嫁。像陆家庄那样的小庄子里的人,一般都会往卫家庄这样的小集子上嫁。媒人说亲也是按照这样的套路走。
路明达怎么会到22岁了,还没说亲?
难道有什么隐疾不成?
或者就像东青一样有什么流言?
一想到这里,卫大娘心里就如猫抓一样。想直接开口问吧,当着儿媳妇的面,又不好意思问。何况如果一出口问,就显得像同意了这门亲事一样,作为女方的妈,显得太着急上赶着了。这样不好。要知道,在说亲中,一般女方家即使是看中男方,同意了亲事,也会揣着不那么早表态。这样才能显出女方的矜持来。
不然,大家就会认为,你家搞得就像有闺女嫁不出去一样。被人看不起,背地里说闲话。
不能直接问,卫大娘只能干咳两句。
婆婆这是怎么了?
天衣是个二十一世纪重生来的人,又是在城里长大的。自然不明白卫大娘心里这些弯弯绕。但路明达是个心里通透的人。一听到咳嗽声,立马明白未来丈母娘的担忧了。赶紧解释。
“我妈也早催我说亲了。说了那么多,我一个也没去见。”
重生80锦鲤小田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