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带着六月特有的温度,卫家庄集市上人来人往。天衣背着一个草编轻便的小背篓。她在街上不紧不慢地走着,一会看看各样青菜的价格,一会又拐进粮店打问各种粮食的价格。天衣早就打定了主意。她是卫东青新定的媳妇。这几天卫家庄那些姑娘媳妇,哪个背地里不议论卫东青的婚事。所以她只要在这街上一露脸,走一遭,准会有人把她来赶集的消息传到卫东青家去。
“姑娘,你是要买线呢?还是要买绣品?”
天衣停在了一个绣品小摊上,摊主是个胖乎乎一脸和善的老婆婆。
“丝线怎么卖,还有这块帕子?”
天衣看到地上放着各样的丝线,另一边摆放着各样的成品。有手帕,也有帽子,还有一些鞋子。
“不瞒姑娘说,咱这是小本生意。这线呢?每一种都不同价格。你要真想要,会算你很便宜的。这成品,手帕帽子这些小物件,三毛钱一个。香包这些精细的要一块钱一个。小孩子的老虎鞋要贵一些两块钱一双。”
这些手工绣品,要是放在21世纪这些钱,真是太便宜了。可这是八十年代,各家都处在温饱时期,连饭都吃不饱。这些东西就变成了奢侈品。
“我就是想看看。”
天衣心想着,钱吗,她手里现在是有一些。但是这些钱还远远不够。她还得多存点,去找儿子。找到儿子还得没有养活儿子。以后用钱的地方多了。看了一眼自己身上的衣裳,也真是太寒酸了。衣裳上都是补丁也就算了。可是那双鞋子真是惨不忍睹。鞋面都看不出花色了,鞋边纳的千层底子都磨毛了,再穿几天,恐怕脚底板都得沾地。
“看看不要钱,姑娘随便看。”
老婆婆笑眯了眼, 虽然贫穷也挡不住女人们的爱美之心,但毕竟这穿的东西,比起吃来还不算重要。所以许多姑娘媳妇只是从她摊前摸摸看看,并不舍得买。老婆婆也见多了,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这双鞋子能不能便宜点?”
天衣拿起一双黑布鞋,黑色的布面,杂色布纳成的鞋底,包着一圈白布边。黑鞋布上靠两边各绣着一串紫色的花。
那熟悉的花瓣刺痛了天衣的眼。
手指细细地拷打着那花纹,紫色的小花,加了白色的底线,紫在白色中浮出来,那样柔美,那样雅致,让人在喧闹中突然生出一种宁静来。
“姑娘你真是好眼力,这是葛花,我孙女绣的。样式就照着我们家院子里的那棵老葛花的样子。”
“紫藤花开,暗香十里。”
天衣呢喃着。
上辈子她家老院子里,就有一棵这样的紫藤,一到季节,花开满架。每到傍晚,爸爸下班回来,妈妈烧好一桌子菜,摆放在紫藤架下,她,弟弟,妹妹,一家五口,幸福而短暂的生活嘎然终止在那一场意外的车祸之后……
“姑娘,这双鞋卖给别人,我最少也得收两块六毛钱。这可是我孙女做了两天才做出的一双鞋。看你是真心喜欢,你给两块钱,就卖给你。”
两块钱,能买好几斤杂面了。普通人家又能挨过去十天日子。天衣摇头,放下鞋子,伸手又拿起一双小鞋子。这是一双小女鞋,式样和刚才她拿的那双鞋子是一模一样的。八十年代不流行亲子装。天衣觉得这一大一小两双鞋真是亲子鞋了。
“你有孩子了?唉,这天底下做娘的都一样。万事都先仅着孩子,只能屈着自己。”
老婆婆叹息一声,
“你要这双小鞋,就给一块钱吧。你也知道,鞋子虽然小,料子用得少了点,但是功夫是一点都不省的。”
天衣当然知道,上辈子,她妈开了一家裁缝店,做大人衣裳和小孩子衣裳,料子用得多少不同,但式样功夫却是一样的。甚至有些小衣裳还比大人衣裳费事些。
重生80锦鲤小田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