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崔槿汐的身份应该是舒太妃的人。
最主要的论据就是动机不纯。
宫中的老人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动机对甄嬛与众不同。皇帝因为甄嬛的长相喜欢她,皇后端妃因为甄嬛的长相利用她,太后因为甄嬛的长相防备她,这时候出现一个因为甄嬛长相而来报恩的崔槿汐似乎是很合理。
崔槿汐的介绍是她曾经在当洒扫宫女的时候,受到过纯元皇后的一次恩惠,所以对纯元皇后铭感五内,一见到甄嬛就忠心耿耿,忠心耿耿这一点从甄嬛刚进宫就能看出来了。
但仔细想想,大家选择报恩对象都是怎么选的?古往今来,可从来没听说过是凭长相选的报恩对象吧。大多人是对本人报恩,倘若本人死了,有情有义的人就会惠及家人。倘若真是报恩,怎么也该选皇后,皇帝,甚至太后吧。
有人可以说皇后口蜜腹剑,被崔槿汐看出来了, 所以不去,太后冷眼旁观,也不去。但崔槿汐一个小小的洒扫宫女哪来这么大本事知道这些秘密?连甄嬛一开始都对皇后投诚,何况崔槿汐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宫女,至少应该到皇后以及太后宫里当个十来年的宫女才能得知这种秘辛吧。
也可以说她是当了皇后太后十来年的宫女之后,知道了这个消息,才去侍奉太妃的,但按照后来她对甄嬛忠心耿耿的样子,如果她知道,她不可能不说,所以她不可能知道。
那这就奇怪了,你一个宫女,在你外人的眼里,皇后是纯元的妹妹,太后是纯元的姑母,这两个都是有血缘关系的人,你不选,非选一个无亲无故只是长的像的甄嬛?宜修当时可以说是庶出姐妹感情不睦,但太后当时是非常疼爱纯元的,这个选择就非常不合理。
我当时也想过,会不会是古人报恩与众不同的原因,但后来又被推翻了。剧中华妃算一个心狠手辣的人,但又是一个大方的上司,她处理余莺儿,处理茯苓是怎么样的,是保证她的家人荣华富贵,好让她们心甘情愿的去死。没人会说,你心甘情愿去死,以后碰到和你长的像的,我一定会好好对她吧?你瞅瞅那人还愿不愿意死,恨不得直接把你抖搂出来吧。可见古人报恩对象不可能是看长相,对象应该还是家人。
所以如果说崔槿汐是因着报恩,以至于对甄嬛忠心耿耿,这个理由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那有人又说了,她是奇货可居,为了前途,因为甄嬛长的像纯元,报恩不过是借口。如果是这种理由,她前期对甄嬛的效忠都是能说的通的,但后期离宫后依旧跟着走,就说不通了。
从来没有废妃回宫的例子,而且更重要的是甄嬛太骄傲了,甚至已经在宫里待不下去了,崔槿汐这么灵的人不可能看不出来。但她还坚持跟着甄嬛,除非她有什么依仗,认为甄嬛一定会回来,但甄嬛后期回宫是因为怀了狸花猫的孩子,狸花猫又暂时音讯全无,她如果只是一个宫女,不可能算准这一点。除非她是舒太妃的人,甚至连狸花猫的音讯全无也有舒太妃的手笔,这样推测甄嬛的性格,她会回宫就是板上钉钉了。
因此如果是为了前途,她最多跟着甄嬛到离宫之前,而且有苏培盛在,她根本不缺前途,轻轻松松就可以到御前。
还有一种说法,是她一开始机缘巧合,分到甄嬛那里,起初因为甄嬛长相效忠,后面因为甄嬛的人品效忠。这种说法看似是最合理的,但其实也很站不住脚,因为这里崔槿汐能去甄嬛宫里,肯定不是巧合,八成是苏培盛在选秀时看到了甄嬛的长相,故意安排的。
其实为了自己喜欢的人筹谋也很正常,无可指摘。但结合崔槿汐后面的行为就有些奇怪了,从除夕倚梅园开始,她就不断向甄嬛暗示,纯元皇后以及果郡王的事情。先是倚梅园挂小像,到后面鼓动甄嬛答应果郡王,以及筹谋甄嬛回宫。
综影视:旧日遗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