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其他选手而言,获得一定的知名度或许还会对他们的工作有所帮助。
即使在他们不想当博主的情况下,如果你是一个有一定知名度的人,也有可能你会获得比你当下情况更好的一份工作。
就比如参加这个节目会,让一些原本很难通过所录制地点的简历筛选的人,得到来这里实习甚至直接入职的机会。
在节目结束之后,因为他们在节目当中积累的名气,也很容易得到非常好的职业发展。
但对于袁依媚而言,这一点同样也是不成立的。
因为她一开始的起点就已经足够高了。
协和并不会因为一个医生有名气就让他留下来。
而业内其实也很难找到比协和更好的平台了,除非你真的下定决心要出国去国外知名的梅奥之类的地方进修。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她上这个节目并没有收获任何像其他选手一样的额外收益。
对她来说,在节目里面的收获一方面是在浙江这个地区见到了当地的一些患者,对地方的三甲医院的接诊流程和日常面对的患者有了更多的了解。
另外一方面就是有幸见到了这边的王牌科室的一些拿手的手术过程,有一些是呈现在节目当中内的,比如说那一台和汪苇杭一起上的小儿肝移植,还有一些是没有呈现在节目当中内的,是协和因为地域性原因比较难开展的一些手术。
虽然说她并不是那些科室的,但是见到其他科室的一些手术过程,其实对她来说也是有开拓眼界的作用。
而且手术方式这种东西,你也很难说没机会开展到别的科室当中去。
就比如介入类的手术,一开始这个术式刚被研究出来的时候,其实是基于对一些血管类的疾病的微创性要求。
而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大家逐渐发现肌肉类手术其实对肿瘤的治疗也非常有效果,经过了一定的趋势发展的过程,现在很多肿瘤的手术过程也会考虑到使用介入的这种手术手段来进行治疗。
现在不管是血管类还是非血管类的肿瘤介入治疗,其实都开展了非常多的术式。
血管类的一般的原理是利用介入的手段对肿瘤附近的血管进行堵塞,并且灌注一定的抗肿瘤的药物,使肿瘤细胞无法获得应有的营养,继续生长,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而非血管性的治疗一般是在明确了肿瘤的部位之后,通过类似于射频,微波或者超声波之类的手段,直接杀死肿瘤细胞的治疗。
不管是血管性治疗还是非血管性的治疗,它的针对性都比较强,是指针对患处,而且也没有特别大的伤口。
所以相对来说,不管是治疗后的并发症,还是说对患者本身的伤害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小的,那么预后也会更好一些。
而且做这种手术相对来说,即使在手术结束之后,需要一定的放化疗手段来阻止潜在的癌细胞病灶继续生长,患者因为恢复期更短,也是可以更早的进入放化疗的过程,那么对愈后还是更有帮助的。
当然介入手术并不是没有缺点,它需要非常明确的影像学结果。
但癌症这种东西只能说懂的都懂。
检查的时候发现的是一个大肿瘤,开完刀之后切掉了这个大肿瘤之后,发现下面居然还密密麻麻地长着十几个小肿瘤,这也是经常出现的事情。
还有什么影像学检查的时候,只发现了一个转移病灶,但是打开之后术野里发现了好多个转移病灶,这也不是没有出现过的事情。
所以只能说,没有哪一种术式是完美的,还是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何运晨:重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