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国现在成了“为不被中华淘汰而读书”?其实家长们也不用抗议我的说法,举一个我的例子:在我上初一时我就看见一些同学拼死拼活的学自己学不会的东西,背的东西有时候老师抽查时的确是能背出来,但现在再问可能就记起来一个题目,不光是那些同学,包括我和别的同学也是。
可能有的家长会说了,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那么优秀?他们的家长是不是也是用“严师出高徒”这个词语来教育他们家的孩子。在我的角度来看他们可能会用这种方法,也可能不是——我到现在只能解释出两种说明——一种是“严师出高徒”这个方法并不是用于每个孩子,像一些比较懒的可能需要一些,所以不用太广泛的去用,因为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还有一种解释就是适用——孩子越大可能就觉得父母太严厉了,可能有的吃不消,我现在也是这样,所以父母们应该要去调整心态。
所以现在为什么又成了“为不被中华淘汰而读书”,(下面我说的可能不会太真)因为前苏联帮助了中国读书的一些重要事件,帮助培育中国的青年,所以到现在为止中国觉得“读书”这个词颇为重要,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你父母那一辈的人总说读书重要的很,这个不光是你的父母,可能中国也这么认为。
现在为什么说体育的分提到了一百分,因为中国才重视,为什么是“才”——日本,我们最恨的国家,但他们从小就开始培养自己的孩子的体质,体能。中国的孩子只是学拼音,学字什么的,可能的确有别的家长是要把自家孩子训成德智体美劳全面的,但大部分家长都是让孩子一味的去学拼音,汉字什么的。
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确是有这个词,但现在学习好能找上工作吗?可能行,可能不行(个人感觉),如果说抛开学业不谈,就按一些基础的,你能否照顾好自己,可能大家都觉得自己可以,可到了实践呢?可能有的人的确可以,但还有些人呢?不必多说了,那么这种人可能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父母的过度担心,怕你这个怕你那个,的确是为你好,可渐渐的就成了一朵“隐形的温室玫瑰”,第二种就是那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纯度懒。
我并没有在夸大去说,我只是在讲一些事实。
碎云浮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