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必须要多说一点:
• AToI 并非对意向性的完全解释,事实上,Kriegel 区分了两类意向性:experiential和 non-experiential。他认为只有前者才可能是 AToI 的,他对后者的解释是 interpretivism。
• 另一方面,即便是对于 experiential intentionality,Kriegel 也没有认为 AToI 就是唯一的选择。事实上,他还讨论了 high-order (特别的,对于 Kriegel 而言是 self-representional) tracking theory of intentionality。甚至于他认为后者更加 plausible。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认为,AToI 不能,或至少很难把意向性自然化,或者说给意向性提供一个物理主义的解释(这和我们说 AT 可能会反对物理主义是出于完全不同的考虑)。
• 最后,Kriegel 讨论 AToI 还有进一步的目的,即论证 Phenomenal Intentionality Thesis (PIT,这个简称是学界通用的),他认为 PIT 是最好的一种 AToI。通过这样的方式,Kriegel 最终的目的是把意向性还原为现象状态。
#:Ⅶ
参考文献:
[1] Mohan Matthen <牛津感知哲学手册> 2015
[2]“表情”与感知表征的关系研究”,2014
[3] Berit Brogaard“知觉报告”[1]2015
[4]《物质世界中的意识》,2015
[5][参考文献]《泛心论:当代视角》2016
[6]王晓明,王晓明。《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新论文集》,2017
[7]伯特兰·罗素<心灵分析> 1921
[8]杨建军:《语言、真理与逻辑》,1996
[9]《元认识论与怀疑论》,1995
[10][参考文献]柯林·麦克金:《意识问题》,1991
[11]《无知与想象》2006
[12]蒂姆·克兰:《知觉关系存在吗?》,载于塔玛尔·萨博·詹德勒和约翰·霍桑<知觉经验> 2006
[13]威廉·狼人<意识> 1987
[14] Daniel Dennett,《Quining Qualia》,1988
[15]罗博塔·洛卡泰利,基思·a·威尔逊,《引言:无表征的感知》,2017
[16]《意识思维》1996
[17]《意识的特征》,2010
[18]迪安·齐默曼:《从经验到体验者》,载于马克·贝克和斯图尔特·戈茨<灵魂假说> 2011
[19]陈志强,《透明:现实主义与具象主义》,2014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