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汉盛唐,谁不服就打谁;闽越不服,挥兵东南,打到他服,夜郎自大,对汉有异心,兵攻夜郎。击匈奴,收河套,夺河西,开丝路.封狼居胥,燕石勒然,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结束长期分裂,人口一度超越罗马帝国,科技使1000多年后的西方科技黯淡无光,他的思想至今依然是中国的主流思想,
汉朝,这个中国历史上的全能王朝,真正意义上的中央文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全盛王朝,强到使一个王朝的名字成为一个民族的名字的王朝,究竟因何而灭亡?
林剑行:东汉幼儿园:《出师表》中诸葛亮与文备探讨汉朝衰落时说过一句:"未尝不叹息痛恨与恒灵也"也就是说诸葛亮和刘备认为汉朝的衰亡,恒灵二帝要负很大的责任.可恒灵一帝却表示不背这个锅;东汉前三位皇帝可以说是兢兢业业,在皇帝这一职位上还算干得成功 但到东汉第四位皇帝汉和帝刘肇开始.汉朝陷入"皇帝年幼-太后临政一皇帝亲政一任用宦官-扫除外戚→皇帝早亡→新帝年幼"这样一个怪圈当中, 汉和帝9岁称帝,二十七岁去世;由年仅100天的小儿子刘隆继位一年纪最小的皇帝。在位221天夭折-寿命最短的皇帝, 其母邓太后与哥哥车骑将军邓骘密谋,迎立清河孝王庆的儿子刘祜为帝,时年13岁,年龄正好合适,刘祜二十一岁时邓太后病逝,汉安帝刘祜宦宦势力铲除了邓氏外戚集团,此后,宦宦势力成为东汉政坛的重要力量. 刘懿,刘保汉冲帝,汉质帝等帝的位置皆由宦宦或外戚扶持,上位后其支持者在朝膛一手遮天,成为朝堂的真正话事人,在六十年间,朝堂话事人的位置一直在宦宦和外戚间变换。 到恒灵二帝时,汉恒帝刘宏凭借宦宦铲除梁氏外戚,将大权交给了和自己歃血为盟的宦官,引发了东汉著名大事件一第一次党锢之祸.汉恒帝当了22年皇帝.36岁去世,此时是公元167年.从东汉第四位皇帝汉和帝去世,到第十一位汉恒帝去世,七代皇帝只经历短短六十一年强和清朝唐熙或乾隆一人在位时间持平,皇位更换之频繁古今少有.且汉安帝,汉顺帝,汉帝在位期间,权力基本被宣宣或外戚掌控,皇帝本人并没有什么话语权.到汉恒帝将权力给宦官时,东汉灭亡的锅很大一部分得由掌权的宦官负责(可别指望一群宦官有什么家国情怀)
古今时事评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