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秦的第一代远祖是女修,有一天女修捡到一个鸟卵,吃下去后便怀了孕,生下一个儿子叫大业,大业之子叫做大费,大费便是伯益。
伯益是大禹的治水助手,被舜赐为嬴姓。
对于治水这样浩大的工程,并不是大禹一个人所能完成的。因此在表彰功劳的时候,大禹很谦逊地说,自己能够治水成功,主要是因为有大费这些得力助手从旁协助。
伯益之所以能让大禹在论功行赏的时候专门提出来,也是因为他在治水的时候的确立下过许多功劳。据说伯益在那些被洪水侵袭过的地方,引导先民们种植稻谷,有效地促进了当时的农业发展。
伯益还发明了凿井的技术,改变了只能沿着河流定居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让先民们远离了河水泛滥的威胁,使更多的土地得以种植庄稼。不仅如此,伯益还把治水过程走过的地理山川,见过的奇闻异事都记录下来,为《山海经》的编著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伯益作为的秦国的先祖,也短暂地统领过华夏大地。在大禹成为天子后,曾选择皋陶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只可惜皋陶福薄命浅,没等到即位就死了。禹帝按照顺序,选择伯益当继承人,又把大权交了出去。
伯益曾劝谏大禹,做事要考虑周全,不能违背制度。治国要勤勉谦逊,不能沉迷享乐。伯益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掌权十年也算是兢兢业业。伯益能够成为禹帝的指定继承人,他的资历和个人能力跟其他人相比应该很强。
按照常理来说,伯益在禹帝去世之后的地位应该稳如泰山,可事实恰恰相反。禹帝死后,诸侯们仿佛一夜变脸,拥立大禹的儿子启即位。
原来大禹那个时代部落的生产力已经有了足够的发展,阶级分化越来越明显,公有制和禅让制已经摇摇欲坠。各方诸侯作为未来的奴隶主,从个人情感上更愿意捂紧口袋,把自己拼命得来的私有财产一代代地传给自己的子嗣。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禹帝这位大英雄也没办法免俗。在得到天子权威后,禹帝有意培养并扩张本族的势力。
禹帝表面上选定伯益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实际管理的时候却安排启和启的亲信。正因为这样,禹帝去世后夏启才有足够的资本,堂而皇之地当上天子,并且把伯益这位名义上的继承人杀掉。不过伯益的英名和功绩流传了下来,没有淹没在岁月的浪潮之中。
伯益几代后传到恶来,恶来善走有力,助纣为虐,与纣王同诛。
恶来的五世孙非子住在犬丘,他替周孝王养马,周孝王很喜欢他,把他封在秦邑。
秦国从非子到穆公,有过十四个国君,他们大体上是由父传子,只有一代是先弟后兄;另一代是兄终弟及。
秦穆公在位三十九年,他是一位明君,求才若渴.宽宏大量,雄才大略,有错认错。
百里奚是楚国人,在虞国当大夫,晋国把虞国灭了,百里奚被俘虏,成为奴隶,被晋献公指定做他女儿的跟班,跟女儿到秦国,作为陪嫁的奴才之一。百里奚中途逃走,逃往楚国.却又被楚国的乡下人扣留,作了这些乡下人的奴隶。
有人把这件事报告秦穆公,秦穆公立刻派遣官吏到楚国,用五张公羊皮把百里奚买了来,他解除了百里奚的奴隶身份,任命他作大官。
百里奚说:“我有一个朋友叫做蹇叔,见解比我高明。他劝我不要做虞国的大夫,我不听,所以才被晋军俘虏作了奴隶。”秦穆公立刻又派人去楚国,把蹇叔也请了来.和百里奚一齐重用。
秦穆公有一天在岐山打猎,把马圈在树上,没圈好,马跑到城里的大街上,被几个老百姓捉住。
老百娃不知道这马是他们国君的马,糊里糊涂就把这匹马宰了,烤来吃,很多人聚拢来看热闹,越聚越多,有三百余名之多。他们都或多或少地分尝了马肉,吃得多的吃了好几块;吃得少的只吃了一、两块。
帝王传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