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政策的实施,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不说有想不劳而获的地皮流氓扎堆来偷抢赈灾物资;还有大男子主义的, 不然家里女人出来工作;分发工钱的时候,也会因为一文两文的差别的大打出手,孙志高通通让人镇压,这么多带刀侍卫,真真是用到极致。
最难的还是偏远地区的,不相信朝廷会做这样的好事,非常排外,不让人进村,形成对峙。孙志高让人先搭建好工厂,然后让武力高强的人,去绑了村长,威胁村里人带上家里银钱,到工厂里避寒,工人先去把炕修好,同时给村里提供救济粮。
这一通行为,倒是让村里人懵了,傻眼看村长。这是村长才知道确实是朝廷行为,忙问这次赈灾的大人名讳,领头人是孙志高的心腹甲一,自然把他的名声宣扬,但是最多的还是说官家体恤民情,让孙大人来赈灾,一村人跪下感。
忙活了近四月,事情终于接近尾声了。
这次赈灾,统计完相关数据,是有史以来,损失最少得的一次,人员、牲畜、庄稼损失最少,还以工代赈,修建了大大小小几十个工厂,每年给当地百姓给国家增收;家家户户都有了土炕,也学会了在雪灾保护牲畜、庄稼的方法,之后都不用朝廷费钱费力来赈灾,还能给国家增加税收。
建立的几十个工厂,持续运营,一年可以产生的利益,超过10万两白银,一部分归到国库,少部分用于地方财政。更重要的是,可以提供军需。
孙志高是个对手下大方的人,凡是跟他来赈灾的人,每人都额外得20-50两银子,这是他计划在这次行动中的,让来的人都高兴异常,殊不知,这次回去,还有更好的消息。
孙志高一行人打道回京的时候,民众自发组织了欢送,还写了万民书,会写字的写名字,不会写的按手指印,万民书的布都有几百米长。
孙志高到京就先进宫向官家汇报,这时已经下朝,正在批改奏折,官家听到如此喜事,脸上掩不住喜色,连说了三声好。看着如此厚重的万民伞,上面写着感恩官家,感谢孙大人的话,眼神负责,五内杂陈:自己不说多英明千古一帝,但是对朝事、民生是非常关注的,也是勤勉的,听着朝官是英明,和实实在在看到百姓直白的表达, 感受是非常不一样的。
官家:爱卿,吾要感谢你,往年赈灾,不说赈灾的官员最初是如何说的,最后这赈灾银两有多少是真的到了百姓手里,又有多少百姓为此而受难甚至失去姓名。爱卿,这次差事做的漂亮。听皇后说你妻子已在备产,我给你安排个得力太医,这是太医令。
孙志高:臣谢官家隆恩。
孙志高回到孙府,府里一片热闹,下人们来来回回,忙忙碌碌。小厮领着孙志高到了淑兰和孙母这儿,就看到婆媳俩安排着下人准备洗漱和饭食,早就安排人给家里报了回京的事情,所以婆媳俩就忙了起来。
佚名:老爷回来了。
盛淑兰:官人!
孙母:儿子!
孙母冲上前,就是把孙志高前前后后打量了一遍,看有没有损伤的地方。
崔妈妈和贴身丫鬟扶着淑兰,慢慢走到孙志高身边。
盛淑兰:官人,你回来了。
孙志高:母亲,淑兰,我回来了。
然后申请看着淑兰:
孙志高:这次终于赶上了,能看着我们的孩子出生。
快穿之我是男配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