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淑兰:谢盛祖母、叔母。
采买好一路上的物资,孙家告别盛家,带着盛祖母送的崔妈妈和两个得力丫鬟,出发去京城了。
这座宅子已经落到孙志高名下, 挂了孙府的牌匾,到了京城,淑兰很快就安排好了一切,带来的人也非常听淑兰差遣,倒是让崔妈妈惊讶:这孙家母子当真是信任淑兰,孙母到了京城就自己待在院子里,都不曾过问府里的事情。孙志高也是,家里一应事情,都听淑兰安排,每天早早出门,下午回来,也不见淑兰问他出去做什么。最让崔妈妈意外的是淑兰,看着柔柔弱弱,但是主意很正,只有大事情才会等孙志高回来商量了再拿主意。这一家子当真是和谐,在大宅院里待久了,看到如此和睦的家庭关系,还真的有些不习惯了。
晚上, 孙志高和淑兰院子里,只有夫妻俩和儿子在,孙志高逗着儿子,淑兰看着账册,说着事情的进展。
孙志高:我这几天在外面置办了3个铺子和2个作坊在你名下,一个是小食店,一个是胭脂铺,一个是布庄,两个作坊也开始运营了, 都是签了死契的人在里面劳作,不会泄露方子。只是要低调行事,不会出问题的,明天我带你去走一圈,让掌柜的认认人,之后每个月给你账本,按照京城的物价,每个月的盈利应是宥阳的三倍,你心里要有数。岳父那边也要时常叮嘱,我们现在不能太出挑,在宥阳附近卖,等我站稳脚跟,会跟岳父说下一步怎么做的。
盛淑兰:好的,官人,你对我太好了,自从用了你给的方子,家里的盈利都翻倍了,现在的分红都是一月一送,咱们儿子就算什么都不做,都可以衣食无忧一辈子了。
淑兰本就是在内宅养大,就算跟了孙志高一段时间,整个眼界还是有限的。
孙志高:万不可在乐哥儿面前说这话了,男子汉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当明心迹,勉之恒之。你应明白,没有权利,是守不住万贯家财的。这么多年,岳父为何要给叔父近半家财,为何给了还不能时时受庇佑,多处受打压,你还不懂吗?他之后会有自己妻子孩子,我们不能永远陪伴庇佑他,百年之后,谁能庇佑他,庇佑我们的子孙?所以,他定要顶天立地。
孙志高很少有这么严厉的时候,淑兰初听有些懵,但是仔细琢磨孙志高的话,就知道是自己狭隘了。人生在世,谁不会受委屈呢,不能因为自己一时心软,把自己孩子养成不经事的样子,这样会害了自己孩子,害了孙家。
淑兰给孙志高说了自己的失言之处,之后会注意,夫妻俩才又开始商商量量接下来的事情。但是孙志高心里也有了一定想法,淑兰因为他来得早,没有受过什么苦,只是管家的小打小闹,还真足以让淑兰真的成长起来,之后的夫人间的宴会,他不会先给淑兰打预防针,会让她先经历,不然她永远也长不大。再这样的大环境,最怕无知带来不可挽回的伤害。孩子和淑兰都是一样的,需为其谋划,打铁还需自身硬。
同时,为了保护盛家,孙志高只给了一些基础秘方,让盛家财富更多但又不是那么惹人眼红,在这个皇权为上的时代,任何人都应有敬畏之心。
孙家在京城的一切都上道了,孙志高宅在家里,利用现有的工具和材料,想要研制出一部分有利民生但又不至于太出格的东西。淑兰跟周围邻居熟悉了,每天陪孩子、看账本、听崔妈妈讲大户人家的规矩。孙母则迷上了在儿子儿媳给自己买的庄子上,每天数鸡鸭的日子。
很快,孙志高就到了上值的日子。因为没有背景,之前跟同僚在宴会上见面外,没有深入接触,所以他的上值显得平静又乏味,只在同僚有事相询时沟通,其他时候都是在翰林院看书,各种类别的书籍都看,还用现代图书馆的存书方法把书库的进行了排列,方便了翰林院的同僚找相关书籍。
快穿之我是男配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