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剧,被授予世界不同地区首批十九个“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中国最古老的剧种,其源可以追溯到唐宋,“昆山腔”是六百年前元代戏曲家顾坚所创,至明由魏良辅革新成昆曲“水磨腔”,由梁辰鱼著第一部昆剧《浣纱记》。魏梁合作,转舌调喉,教习表演一举成功。从此昆曲在繁华的姑苏、扬州蓬勃兴起,遂推向全国。
夜游周庄:周庄的夜是美妙动人的,水巷的灯船更为古镇平添几分夜的神韵。夜晚,在沈厅对面的河埠头登上一艘游船,尽情欣赏富安桥楼里传来的江南丝竹声,聆听沿河人家窗户里传出的苏州评弹的琵琶丁东声,游船七拐八弯地穿过许多拱形桥的桥洞,桥洞里都镶嵌着无数盏彩灯,灯光映入河面,把一座座千年古桥的倒影映在河面上。“灯光古桥泛船影”。这就是古镇之夜的神韵和魅力。
渔鹰表演:在周庄渔鹰捕鱼是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捕鱼方式。渔鹰又叫“水老鸦”,学名叫鸬鹚,全身的羽毛是黑色,长嘴像圆锥形,前端有利钩,下颌有个小囊。渔鹰的游泳本领十分高强,它的腿长在身体后面,脚趾有很宽的蹼,蹬水十分有力,潜入水中后灵巧迅猛,游得飞快。渔民捕鱼时,用撑船的竹篙把渔鹰赶下水,渔鹰潜入水里追逐鱼儿,从来不落空,只消片刻时间,当它们钻出水面时,嘴上便叼着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在捕鱼之前,为了防止渔鹰把捕到的大鱼吃掉,渔民已经在它的脖子上套了个麻绳做的环,因而吞不下大鱼,很小的鱼,渔鹰就吞下作为奖励,当遇到特别大的鱼,渔鹰还会通力合作,多只渔鹰合力可以捕到十几斤重的大鱼。
四季周庄:中国第一部水乡实景演出《四季周庄》是第十二届中国周庄国际旅游节开幕式文艺晚会“梦萦周庄”的完善和提炼。《四季周庄》以水文化为背景,以本地民俗为特色,以国际时尚为元素,集中展示周庄优秀传统文化和浓郁水乡民俗风情。 重新修改包装后的《四季周庄》全场演出60分钟,分“水韵周庄”、“四季周庄”、“民俗周庄”三个篇章,采用开放式、全景式舞台,糅合多种艺术手段,真实生动地再现周庄古镇水乡人家的生活状态以及周庄的文化特质和迷人情韵。演出阵容二百人左右,既有专业演员,还有大批来自生活第一线的本地农民、渔民、市民,整台演出将富有生活气息和市井气息,是古镇物质文化的有机补充和提升,并作为常设旅游项目在江南人家水上舞台天天开演。
赏景色品味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