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环蛇,全国毒性最强,世界排名第九
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是中国境内毒性最强的毒蛇之一,其毒液含有多种神经毒素,主要成分包括α-bungarotoxin(α-BGT)、β-bungarotoxin(β-BGT)、κ-bungarotoxin(κ-BGT)和γ-bungarotoxin(γ-BGT)等。这些毒素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通过与神经肌肉接头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导致肌肉无法收缩,进而引起呼吸麻痹。
银环蛇毒液的LD50值是衡量其毒性的关键指标,其值在0.08mg/kg(腹腔注射)到0.108mg/kg(皮下注射)之间,表明其毒液的毒性极强。银环蛇的毒腺相对较小,一次排毒量平均为4.6毫克,但对成年人而言,仅需1毫克的干毒就足以致命,这表明银环蛇的毒液非常浓缩,即使是小量的毒液也具有极高的危险性。
被银环蛇咬伤后,初期可能不会感到明显疼痛,但随后会出现局部肿胀、嗜睡、运动神经失调等症状。若未及时得到救治,毒素会迅速扩散至全身,导致呼吸麻痹,最终可能在8至72小时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目前,针对银环蛇咬伤的主要救治措施是使用抗蛇毒血清。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对银环蛇毒素基因家族进行了深入探索,发现了118个银环蛇毒素基因拷贝,这些基因分属17个毒素家族。其中,三指毒家族(3FTX)、I型磷脂酶A2毒素家族(PLA2 I)和蛇毒Kunitz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KUN)的基因拷贝数分别为30个、9个和31个,而这些拷贝的转录表达量可占所有毒素基因表达量的90%以上。
此外,研究还发现银环蛇毒素的主要成分β-bungarotoxin是毒性最强,含量最多的毒素,是银环蛇咬伤致死最主要的成分,单独的抗β-bungarotoxin抗体就能有效的中和银环蛇毒素。这项研究为开发更安全可靠的新一代抗蛇毒药物提供了重要的基因序列信息。
应对银环蛇咬伤,应使用银环蛇血清。
被银环蛇咬伤后的主要症状包括伤口疼痛、局部肿胀、嗜睡、运动神经失调、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局部无力、颚咽麻痹、口吃、垂涎、恶心、呕吐、昏迷、呼吸困难、呼吸衰竭,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蛇蛇毒液研究报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