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了这些,在稍稍讲述一下,东晋百姓的安居乐业,全都是仰仗士族的管理。
他们将自己塑造成神,仿佛没有他们就会天地崩塌,却全然不自知,他们才是百姓的噩梦、是百姓苦难的源头。
丹茶将赵泰、赵安的故事,将自己所遇见的所有的人或事,统统告诉了马文才。
远到素不相识,近到身边的赵安、赵泰乃至于梁山伯,一个个的例子,足以撕开了士族苦心构建的虚假面具。
百姓所谓的选择,不过是士族丢下的两条路,要么苟延残喘的生、要么干脆利落的死。
绝大多数的百姓都选择生,所以他们只能仰士族鼻息,而被压迫已久的他们,也失去的反抗的力气。
所以当士族说,平民不能和他们站在一起时,平民就纷纷退至角落;所以士族说平民不配求学时,他们就不去。
就连士族中的娇女,不过是父兄的一句话,就要拿她们的后半生去填。
丹茶厌恶这样的世界,所以她苦心孤诣的谋划,把能算计的都算计进去了,为的就是让世人真的可以拥有选择的权力。
让他们自己选择是否求学、自己选择是否迁离、自己选择是否嫁娶。
丹茶:“马文才,这就是我的志向,一个和所以士族作对的志向。你现在知道了我的秘密,是否还愿意娶我这样‘离经叛道’的女子?”
马文才:“你若敢嫁、我便敢娶。”
“我自小发愿保家卫国,多给予一个选择的权力我不在乎,你想做什么便去做什么吧。”
“弱肉强食,要是真有士族被寒门取代,那也是他们无能,怨不得旁人。”
丹茶:“马文才,你说的话我都记下了,你反悔的那天就是我离开的那天。”
马文才自信道:“不会有那一天出现的。”说完就抓紧丹茶的手。
既然丹茶说了自己的秘密,马文才也决定敞开心扉,他将自己自小的经历尽数告诉了丹茶。
听了马文才的经历,丹茶才明白为何马文才年纪轻轻便有暗伤,为何他身上会有陈年的伤痕。
怪不得马文才如此争强好胜,怪不得当日寻陶渊明时,一个稚童的话却让他失神,原来竟然是因为他的母亲。
那个因为维护儿子却不慎遭到毁容,最后被丈夫嫌弃选择自尽的女子。
或许马文才能这么快的接受丹茶的思想,也有他母亲的原因吧,要是他母亲能有很多选择,应该就不会死了。
丹茶反手握着马文才的手,希望能给他一点安慰,后者明白她的意思,所以勉强自己挤出一点笑容,以此来述说自己无事。
悲伤的情绪再逐渐蔓延,丹茶又不是个擅于安慰人的性格,还好赵泰、赵安的回来,打破了山洞中的悲伤。
“茶姑娘,我打听到好消息了。”
赵泰高兴的声音,比本人更先到达山洞里。
丹茶:“什么消息?”
赵安从开头说起,“我和哥哥在野外没找到吃的,只能以笊草汁重新易容一番进入了启云城,在里面打听到了追杀我们的那群胡人正在暮关城北处,学着汉人那般建造别院呢,那里监督是首领正是他的儿子,而那个胡人已回首都去了。”
“幸好我们当初留了个心眼,自别处下船走去的暮关城,不然就不好办了。等到马公子伤好之后,我们绕过城北就能回东晋了。”
综影视之冷门抱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